凉山:守护绿色生态 激活“美丽经济”

马无邪1年前81

原标题:凉山:守护绿色生态 激活“美丽经济

凉山:守护绿色生态 激活“美丽经济” 经济 西昌 凉山 行业新闻 第1张

“美丽生态”转变为“美丽经济”。

金秋时节的凉山大地,秀峰连绵,梯田壮美,山风拂过黄绿交错的林草,惊起一群飞鸟。

“凉山变绿了,也变美了。”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让生活在这片土地的凉山人感到欣喜。环境之变,源于思想之变。生态文明建设对新时代凉山全面振兴具有重要意义,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经济社会发展的潜力和后劲。

凉山历年来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当前,正积极探索打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把绿水青山建得更美,把金山银山做得更大,形成“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以金山银山反哺绿水青山”的双向转化模式,助力凉山生态经济向美丽经济转换。

发展与生态共生共赢

2022年,西昌市被授予“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这是对西昌生态文明建设成就的充分肯定,更是对西昌坚定不移走绿色高质量发展道路的极大鼓舞。

近年来,西昌市委、市政府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确立“生态立市”战略路径,明确“打造国际生态田园历史文化名城”战略目标,推动生态文明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良性互动,初步形成西昌生态文明范式下的现代化发展模式。

正因如此,西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捷报频传,先后获评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生态环境科普基地、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首批“天府旅游名县”、省级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省级海绵城市示范市等。

去年,西昌邛海被评选为全国首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是目前四川省唯一入选优秀案例的湖泊。如今的邛海,成为了水清景美、人水和谐的“魅力”湖泊,更成为环境优美、气候舒适的“绿色”西昌的一张响亮名片。随着西昌迈入“动车时代”,高铁新城为周边土地的开发利用以及招商引资创造极佳条件,成为西昌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近年来,西昌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不仅成功入围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省级示范城市的县级城市,还通过老旧小区改造、城市道路提升、基础设施完善等多项举措,形成全域美丽的宜居风貌。

同时,以建昌古城、唐园、高山堡陈家大院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文旅新地标集中登场,彰显出独具特色的邛海渔家文化、建昌古城文化、礼州红色文化、月华知青文化、高山堡家风家教文化等,以农文旅融合发展为契机,推动“美丽经济”百花齐放。

工业与山水和谐共生

群山环抱的大凉山,是一座“清洁能源王国”。

“绿色低碳”,是凉山工业经济新的发展方向。近年来,全州全力以赴打造绿色低碳现代工业体系,不断夯实清洁能源产业龙头地位,建设战略资源创新开发基地,聚力推动有色金属补链延链,持续做大装备制造产业,大力发展生物医药产业,提升发展化工新材料产业,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推进数字经济加快发展。

在布拖县海拔3700多米的乌科山梁上,一个个“大风车”在绵延不绝的山巅迎风而立,它们以风为能,不分昼夜地旋转,为山区带来勃勃生机;在会理黎州光伏电站发电场,光伏板下种植的大豆、豌豆、红苕、土豆等农产品,丰收后被装筐运往全国各地……农光互补,不仅最大化复合利用土地资源,还有利于节能减排,持续有效改善生态环境,是一种具有叠加效益的新兴产业。

去年9月,《凉山州“十四五”工业经济发展规划》指出,凉山工业经济发展的资源禀赋尤其是风光水资源与矿产资源优势突出,为凉山工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资源基础。凉山是国家“西电东送”的重要基地和骨干电源点,水电可开发总量达7004万千瓦,占全国的15%、全省的57%。

其中,在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三江”流域规划建设的14座100万千瓦以上电站中,凉山占10座、总装机5700多万千瓦;按“十四五”光伏、风电规划,凉山光伏规划装机1619万千瓦,风电规划装机772.6万千瓦。风电、光伏项目建成和待开发的储备项目规模居四川省前列,且风能、太阳能时间分布与水电资源的枯期恰好互补,更加有利于实现“风光水电互补”一体化发展。

生态与农旅跨界融合

近年来,凉山始终把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以“生态”为底色,以“特优”为品牌,以“融合”为路径,纵深推进产业生态化。

加大特色水果产业建设,形成了一批批极具特色的四季美味绿色水果发展格局,打造出集生产、加工、冷链、品牌于一体的绿色食品全产业链,充分发挥水果产业在乡村振兴中的主力军作用。

凉山生态农业蓬勃发展,拥有会理石榴、盐源苹果、金阳青花椒、雷波脐橙、凉山苦荞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70余件,拥有宁南生丝、冕宁火腿、西昌高山黑猪、德昌桑葚等70余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拥有农产品地理标志27个——这是大凉山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推力。

九月的盐源柏林湖苹果庄园、会理石榴现代农业园区、西昌凤凰葡园……既是赏心悦目的“美丽生态”,更是促进乡村振兴的“美丽经济”。在助推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同时,还带动了农业向旅游、加工、服务的第三产业转变,撬动旅游业从单一观光型向休闲、采摘、度假的复合型转变。

与此同时,通过生态环境整治、人居品质提升、生态文化挖掘、生态旅游开发等措施,大力推动全州民宿经济蓬勃发展的乡村旅游,既打通了美丽乡村建设,又加快了乡村资源、集体资产等要素盘整,带动“美丽经济”发展转化。

今年8月,在凉山州文旅产业招商引资推介会上,共签约13个项目,协议引资80.14亿元,涉及酒店、民宿开发运营、乡村旅游、康养度假、航天文旅等领域。

以“生态+”推动农文旅跨界融合,凉山走上了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康庄大道。

(文/图 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璇)

来源:凉山日报

注:此文章仅用于交流、学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本文链接:https://blog.j4ck.cc/7150.html 转载需授权!

最新发布

扫一扫二维码,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