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经理说了大实话,定期存款“4不要”,很多人不幸中招

马无邪10个月前88

后疫情时代全球经济复苏缓慢,大量的投资理财产品市场前景堪忧,定期存款凭借简单、稳定、风险小的特点,越来越成为普通大众处理闲钱的主流方式。

但定期存款真的就一点风险都没有,完全是稳定安全的吗?对此银行经理说了大实话,如果储蓄者踩坑定期存款的“4不要”,不仅可能收效甚微,甚至可能面临亏损、存款贬值的可能,已有很多储蓄者不幸中招!

银行经理说了大实话,定期存款“4不要”,很多人不幸中招 银行存款 定期存款 银行 行业新闻 第1张

那么银行经理认为的定期存款“4不要”分别是什么,普通人进行定期存款的储蓄又该如何降低风险,提高效益呢?

一、不要过分贪图高利率

对于普通的银行储户来说,选择储蓄产品类型以及银行的第一准则,往往是利率的高低。银行柜员对于储蓄者进行推销时,往往只会对于利率着重描述,但对于风险性、手续费等问题闭口不谈。

而税收、手续费等隐形服务费,按照国家法律都会被写进合同中,但对于普通人来说,很难做到对于合同的详细阅读。一般非专业人员,也很难将一份合同完全读懂。

这样导致的结果便是储蓄主盲目追求高经济效益,但是忽略了高利率定期存款中的弯弯道道,被高昂的税收以及手续费、服务费收取了大量的利息资产,最终获得的收益与普通储蓄方式相差无几。

银行业竞争愈发激烈的当下,这种“噱头式”的营销方式变得十分常见,其程序公平公正,合同中也是明文注明,合规合法,最终只有储蓄者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噱头式的营销方式,在小银行的运营模式中更为常见。

因银行业的竞争激烈,为了生存小银行必须不择手段。而对于大银行而言,自身的品牌形象以及信誉才是立身之本,采用噱头营销无异于透支自身的企业生命。

二、不要忽视风险提示

不论在进行任何理财产品的购买之前,最重要的注意事项便是阅读该理财产品的风险提示。

银行的定期存款本质上也是理财产品的一种,只要是涉及到理财产品,就会面临营收以及亏损两种结果。

在全球公布的企业500强名单之中,我国六大银行位列其中,可见中国银行行业的繁荣昌盛,银行业的竞争十分激烈。

各大银行为了推出各种惠利产品吸引储蓄者的投资,对于自身的定期存款进行相应的改革以及调整。

这些调整中最有效、最吸引储蓄者的,无疑是利率的上涨。但是利率的上涨,伴随而来的则是风险的增加。

因为当各种高利率理财产品横空出世的时候,往往便是社会经济不景气,各行各业迫切需要现金流的阶段。

此时银行对于企业放贷的利率会增加,间接导致了储蓄者的利率上涨。但收益以及风险往往都是相对的。

如果社会经济局势的进一步恶化,那么将会导致经济危机的爆发,导致严重的通货膨胀,与之而来的则是货币的贬值。

这将导致虽然看起来用户的存款多了,但是购买力却下降,而由于是定期存款,随意取出还将面临违约,利息大砍,落得个“赔了夫人又折兵”的境地。

而值得一提的是,大量采用高利率定期吸引用户的往往都是小银行,除了高利率之外,往往还会有节假日存款,送油送米的活动,以此来达到吸引用户储蓄的目的。

而小银行与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这种六大央行相比较,自身天然具备劣势,存款高风险性也高。在很多人的固有印象中,银行是十分稳定、不会倒闭的企业,但这是一个误区。

在我国建国以来,已经有四家银行因为经营不善而倒闭,分别是肃宁县尚村农信社、海南发展银行、海南商业银行以及包商银行,而银行倒闭则意味着,大部分的用户储蓄都打了水漂。

按照我国相关法律规定,用户的银行储蓄在50万以下的,将会全额赔偿;但是如果在50万以上,那么将会按照50万的标准进行赔偿,其上的存款只能由户主自认倒霉。

由此可见就算是定期存款,同样具备风险性,这也要求我国储蓄者在进行储蓄的时候,要注意两个方面。

第一个便是对于金额的掌控。

就算是一家银行的利率再高,也要懂得适可而止,尽量避免超过50万元的赔付线标准。

要懂得“不要将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道理,多选择几家银行进行储蓄,或者用家人的身份开户,避免万一银行倒闭,导致自身经济亏损。

第二则是注意银行的定期存款,有无保险保障。

根据不同银行的不同定期存款储蓄方案,相应的保险保障、赔付额度、保险的购买费用都有所不同,对于资产的保险保障也是用户选择合适定期存款的影响因素之一。

不要提前支取

定期存款的利率要比活期高,那么为什么呢?这跟银行的经营模式有着密切的联系。银行的盈利从哪里来?大头无疑是对于企业的放贷,向企业收取利息。

而用户存进银行中的钱款,则是银行对于企业进行放贷的本金。

对于银行来说,这部分本金的稳定性最为重要,否则将会面临现金流短缺的问题,因此定期存款明确规定用户不可随意支取存款。

而在众多的银行定期存款条文中,都明确规定了存款年限,一般为三年到五年为主,超过这个年份可以选择继续存储或者是取出。

而如果是定期存款期间进行了取款,那么将会面临定期转变为活期的结果,与之而来的便是利率的大幅缩减。

除此之外,有的定期存款还会存在严格的违约金条文,也就是说用户在定期期限之间取款,属于违约行为,需要向银行支付违约金。

这些违约金往往占据了利息的大头,定期存款一旦提前取款,多年的存款利息便打了水漂。

因此用户在进行定期存款的时候,不可一股脑存进自身的所有身家,任何人都可能面临突然需要用钱的情况,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预留出足够应付突发情况的钱款,再将剩余的闲置资产存成定期存款。

四、不要采用银行卡储蓄

随着电子支付的愈发便捷,银行卡的使用率不断上涨,截至2023年,我国的银行卡数量已经达到了惊人的93.82亿张,人均银行卡数量在6张左右,除去未成年人以及偏远地区的老人,这一数据还要更高。

电子支付方便便捷,但是用于定期存款的话则会面临一定的弊端。

对于普通人来说,容易将不同银行卡的用途弄混,微信、支付宝也是绑定银行卡进行支付,如果用错了银行卡,那么便会违反了定期存款不可提前支取的规定,从而折损大量的利息。

除此之外,银行卡储蓄定期的方式还存在不透明的情况,时间久了用户可能会将每张银行卡的用途遗忘,从而造成二次投资的问题,既影响了首次投资项目的营收,也会面临违约的问题。

而如果是存折储蓄,那么则可以很好地规避这一问题。存折定期,将会对于定期存款的开始时间、终止时间,以及存储的金额都做出明确的说明,避免乌龙情况的发生。

而除了这四点可能会导致用户定期储蓄受损的之外,定期储蓄还有其他的注意事项,储蓄者要稍加注意,如此才能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首先便是定期存款的时间,不宜选择很长的期限。

对于普通储户来说,3年的定期储蓄时间最为合适。如果是1年或者2年,因为时间的短暂,往往难以获得较高的利率。

而如果是5年的定期时间,那么随着国家政策以及银行经营政策的改变,利率每年的变化都十分明显,如果一次性定期储蓄的期限过长,将会令储户错失更高利率的风口。

最后则是要注意银行的自动转存。在定期存款到期之后,很多储户如果不急需用钱,往往会采用自动转存,但自动转存并不等于继承第一次储蓄时的利率,有的银行甚至还会特意降低自动转存的利率。

因此在定期存款到期之后,储户不要嫌麻烦,而是需要重新考察各个银行之间的利率异同,从而选择最合适的定期储蓄方式。

结语

全球经济复苏不景气情况下,定期存款成为大部分家庭处理闲钱的主流方式。但定期存款也存在诸多的注意事项,只有规避掉“4不要”的注意事项,才能避免掉进定期储蓄的陷阱中,从而获得更高的利息效益。

对于银行人士泄露的银行定期存款“4不要”,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大家的闲置资产选择了怎样的理财方式?欢迎在评论区进行留言讨论。

想看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我啦!

本文链接:https://blog.j4ck.cc/9714.html 转载需授权!

最新发布

扫一扫二维码,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