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长新曲线:政策加码,波动回升|2023中国经济年报

马无邪11个月前91

文/张智

事非经过不知难,成如容易却艰辛。2023年,是疫情影响消退与经济秩序归位的关键一年。

经济增长新曲线:政策加码,波动回升|2023中国经济年报 国内宏观 经济增长 经济 行业新闻 第1张

自2022年12月全面放开疫情管控以来,中国顶住了外部压力,克服了内部困难,总体上实现了增速较高、就业平稳、物价较低、国际收支平衡的一个基本态势,平稳度过疫情解封期,稳住了经济大盘。

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看来,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全球通胀水平依然较高、主要经济体货币紧缩外溢效应突出,各种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下,我国经济增速在主要经济体中保持领先,彰显出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大韧性。

“从国际比较来看,中国经济增速大幅高于发达经济体,中国依然是全球经济增长最大的引擎,对全球的贡献率超过30%。”王一鸣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然而,经济复苏并非一帆风顺。从整体增长来看,今年经济复苏过程呈现波浪式、曲折式。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于泽认为,明后两年是“十四五”收官期,必须统筹考虑经济增速,完成“十四五”的战略规划,为2035奠定良好的发展基础。但与此同时,持续多年总需求下行会拖累经济的潜在产出,因此,快速收敛产出缺口,修复潜在产出,成为接下来的重中之重。

经济波动增长

从经济数据来看,今年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整体经济呈现波动增长。

今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长4.5%,比上年四季度环比增长2.2%;二季度,中国GDP实现了6.3%的高增长,但由于去年低基数影响,这个成绩依然弱于市场7%的预期;三季度,GDP同比增长4.9%,环比增长1.3%。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91302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2%。

总的来看,随着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宏观政策显效发力,国民经济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

不过,在于泽看来,尽管今年经济确实处在全面的修复轨道之中,但也要注意,如果剔除基数影响,今年两年平均增长4.1%,如果折合到2019年四年平均增速4.7%,这仍低于疫情前水平。

“今年有一组数据特别需要关注,GDP增速与价格增速的背离,这种剪刀差在中国宏观历史上是非常罕见的,凸显了今年修复过程中总需求的不足。”于泽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事实上,疫情之后社会秩序恢复带动生产和消费正常化,但秩序修复显示了极强的时点性。比如在春节、暑假、十一长假,一系列特殊的时点使得一季度和三季度消费呈现了相对较高的增速。但在这些时点以外,需求不足仍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难题。受此影响,我国内生动力相对疲弱,使得今年的复苏与传统在市场内生动力带动之下对应的经济复苏有诸多的背离。比如,交通出行数据与经济增速之间出现了背离,交通增速远远好于经济增速;装备制造业表现好,但是下游消费品表现相对较差。

这也造成了我国宏观与微观体感之间差距较大的问题。

随着各项宏观政策发力显效,国民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但王一鸣表示,今年外部环境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是上升的。

“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国际机构预测今年、明年的经济都较去年有所下调。从国内看,疫情滞后效应依然存在,主要是有效需求不足,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意愿不强,一些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风险隐患仍然较多。特别是有效需求不足,反映在CPI、PPI价格的低位运行上,CPI前11个月只有0.3的增长,这表明了我们经济的增长与潜在增长率还是有一个负向缺口,所以,把经济增速提上去依然是当前一个重要的任务。”王一鸣表示。

不过,今年一个亮点是,新旧经济在加速转化。

“当前,汽车的产业链已经突破10万亿元GDP,超过了狭义的房地产。高端的战略新兴产业,包括新能源、半导体、消费电子、通讯,等陆续突破15万亿元。从GDP角度来看,新旧动能确实在转化过程当中,新动能增长速度也会比较快。所以希望明年整个中央政府的财政继续加杠杆,维持今年突破传统的3%的目标,维持较高的赤字率,来扭转市场的预期。”招商基金研究部首席经济学家李湛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政策仍需发力

2024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

按照预测,明年周期性力量会逐步反转,新动能集聚,使得经济尽快恢复,进入相对平衡增长的状态。一方面,出口和房地产下行压力减缓;另一方面,企业库存周期进入相对有利阶段,从之前的去库存逐渐到补库存,对经济短期有一个增长的动力。此外,企业、居民、地方政府资产负债表持续修复筑底,新动能加速聚集,这些都有利于下一步扩大消费和投资支出。

“我们建议,今年在设定经济目标的时候要统筹2024和2025年,以实现‘十四五’规划的胜利收官,同时要着力稳定大国博弈的物质基础。在第一个维度还是要强化改革,在改革过程中要以市场化为导向,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此外,要强化以资本市场改革和财税体制改革作为核心突破点。在改革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强化积极的总量政策,我们的财政政策可以进一步提升赤字率,货币政策进一步以降低金融机构的融资成本为切入点,稳健、宽松。同时加快构建适应新的市场供求关系的房地产供求体系,同时最后要进一步强化提升政策的协调程度。”于泽表示。

对于2024年,王一鸣表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要切实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这三个方面是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的着力点。

“明年还是有很多新增长点,比如科技创新会激活新的产业业态模式;产业升级会孕育新动能,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传统产业的改造都会激发新动能;城市发展带来城市结构的变革,生产性服务业的高速发展,也会带来巨大空间;绿色转型也会带来新的增长动力。更重要的是,改革开放会给经济发展注入巨大的动能。乐观地看,中国经济明年有条件实现5%的增长率,我们投资如果能够提高到4%、5%,消费保持住6%到7%的水平,出口能够转正,明年实现5%应该是可以期待的。”王一鸣表示。

市场人士也认为,秩序修复的推动依然会持续,生产生活秩序修复的逻辑明年仍然存在,从周期性因素看,库存周期和资产负债表修复已经开始筑底上行,出口和房地产投资压力有所减缓;从结构型问题看,随着新发展格局的深入构建,国内新动能开始不断集聚。

不过,明年宏观经济最关键的一点是市场化内生需求到底会修复到什么程度。

“2024年是一个新的均衡状态,各行业有望从分化状态进入平衡增长状态,企业对经济复苏的微观体感将有较大提升。微观体感回暖将助推预期修复,进而带动经济进入正向循环,三重压力进一步得到缓解。”于泽表示。

一个亮点是,近年来,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在制造强国的带动之下,很多大型国有企业作为“链长制”要补短板、筑长板,带动整体的制造业投资加速推进。

综合判断,预计2024年全年经济增速在4.8%左右,城镇调查失业率在5%,全年价格温和上行,消费者价格增速1.5%。

“我们预判明年会定相对比较高的经济增长目标,比如潜在经济增长目标上线5%,也希望今年四季度加的赤字率能维持到明年,中央能持续地、及早地加码,并调整货币政策的总量、结构,进一步协调财政政策,在稳增长的同时释放积极的信号,来扭转预期。”李湛表示。

本文链接:https://blog.j4ck.cc/9045.html 转载需授权!

最新发布

扫一扫二维码,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