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周期,浙商银行如何给出“样本答卷”?

马无邪12个月前111

原标题:穿越周期,浙商银行如何给出“样本答卷”?

文 | 无锈钵

三季报鸣响收官枪,作为“百业之母”,银行业的成绩单自然备受关注。

整体来看,一方面,银行业总体依旧保持了稳中有进的态势,但另一方面,内部也出现了明显的分化趋势。

上述明显变化也反映在股份制银行的基本面成绩中,2023年前三季度,9家A股上市股份制银行业绩,可谓是“喜忧参半”。

可喜的是,从财报动向来看,9家股份制银行均在持续加强资产质量管控,加大不良处置力度,经营面整体保持稳定。与此同时,财报数据的另一面也表明,营收承压、增利不增收的乌云,依然未散去,超过30%的股份行在过去的三个季度里,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

此时,浙商银行交出的这份成绩单,无疑为行业发展提供一个新思路。

而拆解浙商银行增长密码,财经无忌也发现,该行近两年来的优异市场表现,无不来自于背后战略层面的“深蹲蓄力”。

1、一份领先的成绩单,是如何炼成的?

从经营角度来看,“稳中向好”无疑是浙商银行三季报带给市场的初印象。

事实上,早在3个月前的中报里,浙商银行的净利润增速就达到了11.03%。

在此基础上,第三季度的浙商银行延续了中报里的向好态势,不仅营收持续增长,净利润增速也继续维持两位数,经济周期弱敏感资产占比提升成效也可圈可点。

财报显示,前三季度浙商银行实现集团营收496.9亿,同比增长4.13%;净利润127.53亿元,同比增长10.54%,延续半年度以来两位数增长;集团资产总额2.96万亿,综合业绩表现继续处于股份制同业领先。

穿越周期,浙商银行如何给出“样本答卷”? 经济周期 银行 浙商银行 行业新闻 第1张

而在该行近年来频繁提及的经济周期弱敏感资产上,前三季度,浙商银行经济周期弱敏感资产实现营收153.7亿元,占比达到32%,较年初提升3.47个百分点。

这意味着,浙商银行过去呈现给市场的高质量增长,并不是基于特殊因素下的“昙花一现”,而是具备扎实动能的“可持续增长”。

短短的三个季度,浙商银行不仅实现了经营层面的提质提速,更在高速区间内,保持了稳定行驶的姿态,殊为不易。

从行业角度来看,浙商银行的这份答卷,则展现了这家年轻的股份银行的冲劲。

这并不是过分赞誉。9大股份行里,在“增收不增利”和整体承压的背景下,浙商银行是唯二营收同比上涨的银行,更是唯一一家实现了两位数净利润增速的股份行。

2、“弱敏感资产”如何夯实浙商银行护城河?

周期,并不是一个时新的概念,也不是企业成长过程中的偶然经历。

正如美国商业学者吉姆·柯林斯在《基业长青》里所说的那样:

“企业家创建一家公司,本就是要让它经历许多次生命周期仍然欣欣向荣。”

复盘浙商银行的这份成绩单,另一个问题也随之而来:

所有银行都在努力摆脱周期带来的不利影响,为什么浙商银行的努力成效尤为显著?

细究之下, 该行近年来不断深入推行的“经济周期弱敏感资产压舱石”战略,无疑是其中关键。 作为中报里提及17次的方向,这一战略不仅见证着浙商银行穿越周期的稳健定力,更凝聚着该行对银行业长期走势和经济规律的思考。

穿越周期,浙商银行如何给出“样本答卷”? 经济周期 银行 浙商银行 行业新闻 第2张

具体来说,业内并不止浙商银行一家意识到经济周期的波动性,但该行却明显反映在了业绩上。

这背后,不仅在于浙商银行率先给出了“去波动性”的顶层战略,更在于其建立了科学、高效的弱敏感资产管理方法论。

以弱敏感资产的界定为例,未雨绸缪、居安思危,在经济周期充满不确定性时,投资农林牧渔这样的“稳健产业”,本就是行业的常见举措。

而浙商银行周期战略的差异之处,就在于对“经济周期弱敏感资产”的理解更科学更全面 ,不仅仅看到了眼前的弱周期行业,更按照“最大共识、最小范围”的原则,基于“服务本行客户”的原则和“RWA、EVA、不良率”3个量化指标建立了“1+3”分类标准,“化一为三”,通过将全行经济周期弱敏感资产分为小额分散资产、弱周期行业资产和CSA客户服务总量三类,将风险规避和业务多元化相融合,实现经营的整体提质。

穿越周期,浙商银行如何给出“样本答卷”? 经济周期 银行 浙商银行 行业新闻 第3张

值得一提的是,浙商银行的“经济周期弱敏感资产”增长,不是一条腿走路的增长,而是三类业务同时量质齐增,展现了发展的“高效底色”。

财报数据显示,前三个季度,浙商银行的三类“经济周期弱敏感资产”分别实现了91.66亿、20.28亿、44.54亿营收,在减弱周期对业务营收影响的同时,三类业务均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为浙商银行的高质量发展作出了贡献。

中国经济的厚度,决定了金融业务的多元性和复杂性,也在无形中,对冲着周期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宏观来看,这片广袤的空间,终究不可能被一片乌云彻底覆盖,当前的银行业虽然面临压力,但并不代表细分领域没有机遇。而对于身处其中的金融业态来说,没了西瓜,不代表不能摘桃子,捡芝麻。

在浙商银行的经济周期弱敏感资产里,“小额分散资产业务”就传递着这样的机遇。

正如该行行长张荣森在所描绘的蓝图那样: “零售小微占比、中间业务收入、基础客群数量大幅提升,零售小微客户‘积沙成山’,业绩增长稳健可期并为股价提升增重”。

积土成山、积沙成塔,综合来看,正是得益于浙商银行上述科学、高效的战略布局,该行才具备了穿越周期变革、领跑行业,将经济周期弱敏感资产转化为“压舱石”和“中流砥柱”的能力。

3、穿越弱势周期,浙商银行怎样“交卷”?

当前,银行业正站在“变革的十字路口”。

一方面,是竞争格局的变化,行业分化加速,同业竞争加剧,部分银行竞争力逐渐减弱;另一方面,从增量市场迈向存量博弈,2017年以来,随着我国GDP、M2增速放缓,银行业资产增速明显趋缓,资产增速中枢从14%下降至9%左右。

但周期带来压力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契机,正如股神巴菲特所说的那样:

“市场其实没有风险,唯一的风险只是你不知道应该做什么。”

回望过去,不少股份制银行都借助变革穿越了周期,找到了转型新路径。转型零售业态的招商银行、积极打造“商行+投行”战略的兴业银行,就是其中代表。

然而具体来看,上述穿越周期的股份行往往都是“特长生”,例如招商银行转型做零售,就源于其背靠招商地产,坐拥庞大的房贷资源;无独有偶,兴业银行的投资业务转型,同样也离不开该行多年对绿色金融、实体经济的深耕。

在特定的环境下,这些“特长生答卷”,固然可以作为一两家银行因地制宜的参照,但缺乏普适性和推广性。

长期来看,中国银行业“穿越周期”的变革之路,需要的是“百花齐放”。

某种意义上, 浙商银行所践行的“经济周期弱敏感资产压舱石”战略,正是一个可参考、可借鉴的“范本答卷”。

穿越周期,浙商银行如何给出“样本答卷”? 经济周期 银行 浙商银行 行业新闻 第4张

浙商银行一边围绕自身特点,完善弱敏感资产内涵,另一边,也在不断针对中小银行发展难点,给出一条可推广、可复制的“浙银解法”。

具体来说,弱敏感资产业务中,涵盖“绿色金融、科创金融、公益金融”的小额分散资产业务,和对应多元化金融服务的CSA业务,不仅仅是应对周期影响的“对冲业务”,同样也是关乎银行业转型升级的关键业务,同未来银行综合性竞争的方向相契合。

这也是为什么,多家投研机构都表示,浙商银行的弱敏感资产战略,不仅让自身风控实力得到稳步提升,也进一步打开了多元化营收空间,形成了“大零售、大资管、大公司、大投行、大跨境”五大业务板块齐头并进新格局,最终实现了自身综合竞争力持续提升的“一举多赢”。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本文链接:https://blog.j4ck.cc/7910.html 转载需授权!

最新发布

扫一扫二维码,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