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丢人!成都女子银行存款,客户经理偷改为购买,银行:无权解释

马无邪1年前108

银行,讲究的是安全,诚信,否则,老百姓怎么放心把钱存进银行?近日不少网友表示,父母到银行存款时,发现存的不是定期,而是购买的理财产品,业务员的各种套路,稀里糊涂就购买了!

近日,成都一女子正在农业银行办理存款业务。这个过程本该是寻常的、毫不起眼的银行操作,然而,就在这个平静的瞬间,客户经理走近了,目光落在客户的文件上。然后,令人震惊的事情发生了,在无人注意的情况下,客户经理突然开始操作电脑,对客户的账户进行了修改,将原本打算存入的资金改成了“购买”。

真丢人!成都女子银行存款,客户经理偷改为购买,银行:无权解释 成都银行 客户经理 银行 行业新闻 第1张

这一幕正好被女子看到了,女子生气的说:“你能详细解释一下,我究竟买了什么吗?”工作人员竟然告诉我,购买就是存款,而存款就是购买。这种解释真的让我疑惑不已。那么,我到底是买了什么呢?女子开始怀疑自己的15万存款是否被用来购买了某种理财产品。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女子觉得钱可能已经无法返还了。

随后,有市民知道了这一情景,他们纷纷拨打了该银行的客服热线,希望确认那名涉事员工是否为该行的员工,是否出现女子所说的情况,然而,令人失望的是,客服人员却以不具备解释的权限为由,立刻将电话挂断,称有什么问题请联系上级支行!这一回应令人生气,也让市民感到愈发困惑。

考察激励,业务要求,制定考核标准,一家银行,将销售理财产品作为员工考核标准,完全不顾及老百姓的血汗钱,这样的操作,是否还能被称为银行?

如果银行业不经过有效整顿,这将给普通老百姓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不仅如此,这种情况也可能导致人们对这些银行失去信任,最终导致没有人愿意再将他们的财富寄托在这些不受监管和不可靠的金融机构中。

银行,作为金融系统的重要一环,一直以来都扮演着为老百姓提供便捷的存取款服务的角色。然而,时至今日,银行业已经不再仅仅关乎简单的储蓄和取款,而是涉及到了更为复杂的金融工具,如理财和保险。这些新兴的金融产品对于老年人和一些不太了解的人来说,可能显得颇具迷惑性。都还没搞清楚怎么回事呢,钱就回不来了!

客观地看,如今各个行业都变得越来越繁杂。银行不仅仅处理简单的存款和贷款业务,还需要考核各种增值业务,这些业务直接与员工的收入挂钩。无论是保险、基金还是其他金融产品,都需要遵守银行保险监督管理机构的规定。然而,在实际销售过程中,销售误导行为屡见不鲜。

如果视频中反映的问题属实,这种行为确实有点过分了。无论采用何种理财方式,客户的真实意愿都至关重要,销售误导是金融行业的一个严重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大家可以通过拨打12378电话来进行投诉,这是金融事务管理局的投诉电话。

我们应该倡导金融行业诚信经营,确保客户能够做出明智的金融决策,而不是受到误导,只有这样,金融行业才能够蓬勃发展,并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银行必须明晰地传达给客户,保险和存款之间的区别,以确保客户在与银行进行金融交易时能够做出知情的选择。这是银行作为金融服务提供商的职责,而不是一项可有可无的义务

本文链接:https://blog.j4ck.cc/7649.html 转载需授权!

最新发布

扫一扫二维码,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