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罗思义】
自疫情以来,中国经济表现远远优于所有主要经济体,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但是,在中国的社交媒体上却总能看到一些人直截了当地散布“中国的经济形势比‘外国’差很多”这样既与事实不符,也毫无数据支撑的谎言。
为什么以“美国永远是好于预期,中国永远是逊于预期”为核心主旨的言论在中国频频见诸媒体?诸多这样的话术实际上是美国情报机构发明的,那些传播这类话术的中国人只是谣言的搬运工,尽管有些人知道谣言的来源,有些人则不知道。
美国情报机构则只管造谣传谣,不会提供相关的事实或数据,因为事实或数据会拆穿他们的话术。因此,美国情报机构设法发明一些意有所指、朗朗上口的流行语。虽然这些流行语内容空洞,但可能会吸引一些对事实不感兴趣的人或不调查事实的人进行传播。然后,美国情报和媒体机构花费数十亿美元利用媒体推广这类欺骗性的话术。这可以说是纳粹宣传部长戈培尔的“谎言理论”的现代进化版——如果一些完全不真实的东西被媒体重复足够多次,人们可能会因为它频频见诸不同来源的媒体而开始相信它是真的。
因此,本文旨在阐明两个问题:
第一,我将比较疫情暴发至今中国与其他主要国家的经济表现。结果显而易见,中国表现优于所有其他主要国家;
第二,我将分析为什么唱衰中国经济的不实说法会在中国大行其道,以及真实的国际形势对中国经济政策可能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第一部分 中国与其他国家经济表现比较
在中国之外,美国关于中国经济的说法变得越来越离谱,或者说“越来越疯狂”,因为它们越来越脱离现实。比如,美国总统拜登最近发表演讲称,中国经济将增长“2%左右”。而事实上,今年上半年中国GDP同比增长5.5%,疫情期间中国GDP增速是美国的2.5倍。他所谓的“中国退休人数超出了在职人数”的说法完全不实,至于他把中国经济比作是“一枚滴答作响的定时炸弹”更像是在形容美国——美国有史以来倒闭的三家最大银行中,有两家倒在了过去一年内。
作为一个美国总统,如此罔顾事实是非常危险的。但同样奇怪的是,在中国,无论他们是否对美国唱衰中国经济的细节亦步亦趋,渲染中国经济“一片哀鸿遍野”却对世界其他主要国家的真实经济状况视而不见的不实言论,依然频频见诸部分中国媒体。
这种完全错误的说法目的在于打击中国民众士气,并试图令中国民众相信资本主义道路的优越性,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不通”。正如下文所示,这种说法使用的关键方法之一是列宁所形容的那种“肮脏的勾当”,即断章取义地篡改细节,并以偏概全。
那么,我们不妨用数据说话,先看一下中国经济的真实表现,以及和其他主要经济体的真实对比。
鉴于世界经济高度集中在世界三大经济中心——中国、美国和欧盟——按照当前美元汇率计算,这三个中心GDP总量占世界的60%;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则占48%,因此将首先对这三个经济中心经济表现进行比较。没有其他经济中心能与这些中心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相提并论。
因此,图1呈现的是2019年第二季度至2023年第二季度整个疫情期间这三个主要经济中心的经济表现比较。结果显而易见。过去四年 ,中国GDP增长19.2%,美国GDP增长7.6%,GDP总量占欧盟85%的欧元区GDP则仅增长2.9%。
也即是说,中国经济增速是美国的2.5倍,是欧元区的6倍多。
图1
为对中国与发达经济体进行更广泛的比较,图1还提供了七国集团(G7)和涵盖所有主要发达国家的经合组织(OECD)成员国增长数据。就占世界经济比重而言,按照当前汇率计算,G7和经合组织占世界GDP的比重分别为43.7%和57.5%;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G7和经合组织占世界GDP的比重则分别为30.1%和 41.7%。G7和经合组织成员国2023年第二季度增长数据尚未出炉,但2023年第一季度数据则包括在内。
鉴于此,图2呈现的则是中国与这些经济集团GDP年均增速比较。结果同样显而易见。中国GDP年均增速(4.5%)是美国( 1.8%)的2.5倍,是经合组织(1.4%)的三倍多,是G7(1.0%)的4.5倍,是欧元区(0.7%)的六倍多。
简言之,中国经济表现远远优于所有主要发达国家。
图2
图3呈现的是2019年第二季度至2023年第二季度中国与G7成员国GDP增速的比较情况。在这一时期,中国GDP增长19.2%,同期美国GDP增速是G7中是最好的——意大利GDP增长1.5%,法国GDP增长1.4%,德国GDP增长0.5%。也就是说,美国GDP增速仅为中国的40%,意大利、法国、日本、德国、英国的GDP增速则仅分别为中国的8%、7%、4%、3%和2%。
总之,无论是与主要发达国家整体相比较,还是与个别主要发达国家相比较,中国经济表现都远远优于它们。
图3
G7成员国加拿大只有截至2023年第一季度的数据,第二季度数据尚未出炉。因此,为客观反映G7经济形势,图4呈现的是2019年第二季度至2023年第二季度中国与G7成员国GDP年均增速比较。可以看出,中国GDP年均增速为4.5%,美国为1.8%,加拿大为1.2%,意大利为0.4%,日本为0.2%,法国为0.3%,德国为0.1%,英国略高于0.0%(0.04%)。
也就是说,中国GDP增速是美国的2.5倍,加拿大的近4倍,意大利的11倍多,法国的15倍,日本的23倍,德国的45倍,英国的113倍。
因此,中国经济表现优于所有主要发达国家——中国的GDP增速是任何主要发达国家的2.5倍到480倍。
图4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对中国和发达国家经济表现进行了系统性比较。但是,对中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经济表现进行比较同样重要,尤其是众所周知,发展中国家整体增长速度快于发达国家。因此,图5显示的是中国与具有代表性的发展中国家——金砖国家的比较情况。除中国以外,其他金砖国家只有截至2023年第一季度的数据,第二季度数据尚未出炉:中国GDP年均增长4.5%,印度为3.4%,巴西为1.9%,南非为0.1%,俄罗斯为-0.8%。这意味着印度、巴西、南非的GDP年均增速仅分别为中国的76%、42%和0.2%——俄罗斯的GDP增速为负。
也就是说,中国的经济表现明显优于其他主要发展中国家。
图5
因此,为了对中国与发达和发展中国家经济表现进行总结,图6呈现的是G7和金砖国家所有成员国GDP年均增速比较情况。G7和金砖国家包括世界上所有最大经济体,按当前汇率计算,它们合占世界GDP的69.3%。比较情况显而易见: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达国家,中国经济表现都远远超过它们。
最后,上述数据虽然引人注目,但实际上依然低估了中国经济。要充分分析中国生产力增长及其对公民的影响,我们必须考虑到人口变化的影响。
众所周知,在最近一段时间里,中国人口基本上保持不变——自2019年以来,中国人口年均增长率仅为0.1%,而从2022年起,中国人口增长实际上开始略有下降。因此,就GDP增长而言,中国没有从人口增长中获益——中国人均GDP增长几乎与GDP总量增长完全相同。相比之下,G7主要国家和中国以外的金砖国家人口大幅增长——要么是国内人口自然增长,要么是移民增长,或者两者兼而有之。自2019年以来,加拿大年人口年均增长率为1.2%,南非为1.0%,印度为0.8%,巴西为0.6%,美国为0.5%,德国为0.4%,法国为0.3%。
一旦将这一因素纳入考量,中国人均GDP年均增速可以说是遥遥领先其他主要国家(见图7)。举个明显的例子,中国人均GDP年均增速为4.4%,印度和美国则分别仅为2.6%和1.3%。也即是说,印度人均GDP年均增速仅为中国的59%,中国人均GDP增速是美国的三倍多。相对于GDP总量的增长,人均GDP的增长更能反映国民生活品质的提高,因此,人均数据更有力地表明,中国表现优于其他任何主要国家。
图7
上述比较清晰地证明了中国在疫情暴发以来这段时间内的经济表现,从国际视角来看,我们依然有必要单独将美国经济列出来进行分析和比较。为什么?
首先,因为中国和美国是当今世界最大两个经济体;
其次,由于美国经济表现优于其他主要发达国家,因此,如果中国表现优于美国,领先其他主要发达国家的幅度只会更大;
第三,在中国,人们经常将其经济增长表现与美国进行比较。
我们有必要了解,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美国经济目前的表现有多糟糕。确切地说,从一个相当长的历史维度看,美国正经历有史以来最低迷的经济增长。由于大萧条是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经济危机,受叠加效应影响,美国目前的经济增速远慢于1929年后的增速。如图8所示,1929年后15年间,美国GDP增长112%;2007年国际金融危机后15年间,美国GDP仅增长28%。
如图8所示,虽然1929年后美国产出短期下降幅度远超过2007年后,但2007年后美国经济的总体表现远慢于1929年后经济的总体表现。1929年后15年间,美国GDP年均增长5.1%;2007年后15年间,美国GDP年均仅增长1.7%。换言之,2007年后15年间的美国GDP年均增速仅有1929年后15年间的三分之一。
图8
由此可见,将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情况描述为“大衰退”极具误导性——“衰退”往往意味着经济衰退后会走出一条“V”型复苏曲线。但事实上,美国经济复苏如此缓慢,如果一定要参照“大萧条”来为国际金融危机后的美国给出一个定义,更准确的概括是“大停滞”。当然,“大停滞”解释了特朗普-拜登执政时期美国陷入动荡的原因。
同样显而易见的是,尽管美国目前处于有史以来增长最为缓慢时期,但没有迹象显示美国中长期经济增长呈复苏趋势。
图9呈现的是按照4年移动平均线计算的美国GDP年均增速比较。可以看出,美国经济已放缓70年。美国GDP年均增速从1953年的6.7%逐步下降至2018年的2.6%。截至2023年第二季度的最新数据显示,美国GDP年均增速仅为1.8%。
图9
图10呈现的是按20年移动平均线计算的美国GDP年均增速比较。显而易见的是,呈现的是同样的趋势。美国GDP年均增速50年来一直呈下降趋势,从1969年的4.4%降至2023年第二季度的2.0%,下降一半以上。
图10
那么问题来了,美国经济为什么呈放缓趋势,以及它是否有可能摆脱这种缓慢增长的态势呢?美国的宣传完全掩盖了这一真正的问题,不仅不承认美国经济长期放缓,而且宣称个人创业等因素决定着美国经济增长,尽管没有任何统计数据证明这一点。相反,美国经济数据清楚地表明,美国长期经济增长绝大多数与资本投资有关,确切地说,与净固定投资占美国GDP比重有关。净固定投资占美国GDP比重越高,其经济增长就越快,反之亦然。
如图11所示,净固定投资占美国GDP比重与按照10年移动平均线计算的美国GDP年均增速之间的相关性非常高,为0.72。如此高的相关性意味着,如果不提高净固定投资占美国GDP比重,美国GDP就不可能大幅增长。
图11
如图12所示,随着经济周期出现不可避免的波动,净固定投资占美国GDP比重50多年来一直呈下降趋势——每个主要周期的净固定投资峰值水平均低于上一个周期。因此,净固定投资占美国GDP比重从1966年的11.3%降至2018年的5.0%。自2018年以来,这一指标一直在下降,目前已降至3.7%。
图12
这种极低的净固定投资率意味着,鉴于其与GDP增长之间的相关性极为密切,如果不彻底改变其内部宏观经济结构,大幅提高净固定投资占美国GDP比重,美国就不可能摆脱缓慢增长态势。由于尚未出现这种迹象,美国仍将处于缓慢增长态势。
此外,事实上,情况甚至比上述情况更糟,因为美国资本形成净额急剧下降,美国投资越来越依赖国外资本融资。令人惊讶的是,截至2023年第一季度,美国资本形成净额实际上为负——美国资本消耗的增长速度已超过资本形成总额的增长速度。这个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国家资本形成净额小于零。如图13所示,这种情况在美国历史上只发生过三次——1931—1934年大萧条最严重的时候,2008—2010年国际金融危机期间和2023年第一季度。
图13
当然,2023年第一季度美国资本形成净额为负并不意味着美国将陷入大萧条或国际金融危机规模的危机。有必要看看这种情况是否会持续到第二季度,还是在2023年剩余时间继续如此。但这种情况再次发生表明,美国经济出现了负面趋势。
总之,通过对中国与其他主要国家经济表现进行全面系统地比较,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自疫情以来,中国经济表现远远优于其他所有主要国家;
·美国是主要发达国家中规模最大、表现最好的国家,在目前的情况下,不可能摆脱有史以来最缓慢的经济增长趋势。
当然,中国经济增速远远超过所有其他主要经济体,这并不意味着中国自身不存在任何问题。
首先,发达经济体增长极为缓慢本身就给中国带来了问题。全球南方(发展中国家)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全球北方,但主要发达经济体增长放缓给中国带来了总体负面的国际环境。
其次,特别是在这种消极的国际形势下,需要增强内需发展动力。正如习近平在题为《当前经济工作的几个重大问题》的文章中指出:“总需求不足是当前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矛盾。[1]” 与之相一致的是,最近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就当前经济形势指出:“当前经济运行面临新的困难挑战,主要是国内需求不足。”因此,会议呼吁“着力扩大内需”。[2]
第二部分 为什么关于中国经济表现的谎言会出现?
上述数据清楚地表明,中国经济表现远远优于所有其他主要国家,与此相反的说法事实上纯属荒谬的假新闻。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错误的说法?他们又将用何种方法来证明其合理性?
如下文所示,伪造事实有两个目的——一个是主观上的,从逻辑上来说很容易应对,尽管在实践中更难战胜;另一个是客观上的,则更具危害性。
伪造事实的方式无非有两种:
(1)炮制纯粹的“假新闻”(fake news),即谎言;
(2)其次,列宁恰当地称之为“统计学上的‘肮脏的勾当’”——将单个的事实从语境中孤立和割裂出来进行夸大和强调,从而制造出虚假和扭曲的对于现实的判断。
第一种方法,没有事实依据纯粹凭空捏造的假新闻,涉及各种各样的话题,往往会在媒体上大肆传播。这样简单的谎言,相对来说很容易识别和反驳。但是,那些使用这种方法的人的主要目的不是以理服人,而是利用所谓的“大谎言”战术——如果一个谎言被强大的媒体或国家机构不断传播,那么尽管这是一个谎言,但由于频频见诸媒体,很多人可能会相信这是事实。
这无疑是美国得心应手的技术。历史上的案例比比皆是:北越船只于1964年8月4日在东京湾袭击了美国海军舰艇,这是美国用来发动越南战争的谎言;美国同样捏造谎言——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用来为2003年入侵伊拉克辩护。近年来,美国媒体关于新疆或香港局势的大量完全捏造的报道也属类似性质。
美国捏造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名场面”
美国的此类谎言,造谣者没有提供真正的证据,也无法提供证据。但是,由于美国所使用的方法主要不是为了提供(不存在的)的事实依据,而是通过强大的媒体机构反复传播谎言,因此需要同样强大的媒体机构来拆穿这些谎言。美国在假新闻项目上花费了数十亿美元,这让非国家组织难以招架。幸运的是,如果中国媒体机构能够集中资源应对此类谎言,还是能组织起强大的力量应对的。
当然,“假新闻”也是美国在经济领域惯用的一种手段。但是,就经济领域而言,纯粹的“假新闻”,即直接的谎言并不是最常见的造假手段。正如列宁所指出的,在这个领域,“最广泛使用、最错误的方法”是他形容为“统计上的肮脏勾当”的伎俩——利用一些孤立的事实片段断章取义,以偏概全,从而令人以为这是事实的全貌。
这种造假手段目前尤其被用来对付中国,比如谎称其他国家经济表现优于中国。举个例子,美国一再试图声称其本国经济和/或印度的增长速度快于中国。有必要指出的是,疫情期间,中国GDP增速远远超过美国和印度,甚至人均GDP领先优势更为突出。但是,很自然,特别是新冠疫情期间封锁所造成的经济波动,并不是每个季度都发生。举个例子,2022年第二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0.4%,美国为1.8%,当时正从疫情封锁中恢复的印度则为13.3%。因此,这些数据均属实,并非假新闻:2022年第二季度的美国或印度GDP增速确实高于中国,但这一季度的数据并不能代表三国经济增长的真实情况。
但一些媒体却立刻跟进,拿着“数据”借此推出诸如这样的论点:“美国经济增速快于中国——看看2022年第二季度数据”,或者“印度经济增速快于中国——看看2022年第二季度数据”。这便是典型的“将单个的事实从语境中孤立和割裂出来进行夸大和强调,从而制造出虚假和扭曲的对于现实的判断。”
总之,中国总体经济表现优于所有其他主要国家——这并不是说中国在每一个具体变量,每一个阶段的表现都优于所有其他国家。因此,尽管总体而言,中国表现优于其他国家,但不可避免地会在某个阶段/或某些指标上逊于其他国家。美国的舆论攻势正是抓住这一点,施展“统计上的肮脏勾当”,以偏概全,唱衰中国经济的前景。
列宁在《统计学与社会学》一文中对这一造假伎俩进行了经典的剖析:
“在社会现象领域,没有哪种方法比胡乱抽出一些个别事实和玩弄实例更普遍、更站不住脚的了。挑选任何例子是毫不费劲的,但这没有任何意义,或者有纯粹消极的意义,因为问题完全在于,每一个别情况都有其具体的历史环境。如果从事实的整体上、从它们的联系中去掌握事实,那么,事实不仅是‘顽强的东西’,而且是绝对确凿的证据。如果不是从整体上、不是从联系中去掌握事实,如果事实是零碎的和随意挑出来的,那么它们就只能是一种儿戏,或者连儿戏也不如。”
简言之:
“应当设法根据准确的和不容争辩的事实来建立一个基础,这个基础可以作为依据,可以用来同今天在某些国家中被恣意滥用的任何‘空泛 ’的或‘大致的’论断作对比。要使这成为真正的基础,就必须毫无例外地掌握与所研究的问题有关的全部事实,而不是抽取个别的事实,否则就必然会发生怀疑, 而且是完全合理的怀疑,即怀疑那些事实是随意挑选出来的,怀疑可能是为了替卑鄙的勾当作辩护而以‘主观’臆造的东西来代替全部历史现象的客观联系和相互依存关系。”[3]
毛泽东同样强调反对这种断章取义的错误方法,正如他在《论持久战》中指出:
“战争问题中的唯心论和机械论的倾向,是一切错误观点的认识论上的根源。他们看问题的方法是主观的和片面的。或者是毫无根据地纯主观地说一顿;或者是只根据问题的一侧面、一时候的表现,也同样主观地把它夸大起来,当作全体看……因此,反对战争问题中的唯心论和机械论的倾向,采用客观的观点和全面的观点去考察战争,才能使战争问题得出正确的结论。”[4]
与揭露简单的“假新闻”相比,拆穿这种造假方法需要更多的分析,因为它需要显示整体情况和趋势。但这种拆穿同样重要——正如列宁所说,这是在经济等领域“最广泛”使用的造假方法。因此,至关重要的是,中国要尽可能广泛地了解这种断章取义、扭曲真实陈述的造假技术,并投入足够的资源进行必要的研究,致力于拆穿这种方法。
在处理了歪曲事实的方法后,我们再分析一下他们的目的——因为他们既有主观目标,也有客观目标。前者很容易应对,而后者较难理解,且更具危害性。
试图掩盖中国经济表现远远优于所有其他主要国家的主观目标,首先是试图传播对中国的悲观情绪,其次是试图吓跑外国投资。
就第一个问题而言,其确切目的是掩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远远优于西方资本主义的事实,并试图错误地宣称“西方资本主义优于中国社会主义”。至于第二个问题,即外国投资,由于2022年中国是全球第二大外资流入国,对于美国来说,阻止外国投资流入中国迫在眉睫。在这个领域,虚假宣传的目的是试图说服外国企业,中国市场增长速度慢于西方国家,因此在中国投资不那么重要。
这些目标显而易见且众所周知,因此在此没有必要进一步进行分析——对此拆穿即可。
第二个(客观)目标——试图散布关于中国经济增速慢于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是试图使中国经济政策和结构发生客观上的变化。由于这一目标相较第一个目标更不易察觉、更具危害性,因此值得详细分析。 特别是,要了解其确切作用,就需要弄清楚美国在中国问题上面临的实际情况。
问题很简单。正如上文所述,由于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国家的表现比中国差得多,如果中国经济结构能够像某些人希望的那样转向西方模式,复刻西方的经济结构,那么她只能以西方国家相同的速度增长。如果中国经济只以西方国家速度增长,那么由于这些国家的人均GDP起点高于中国,中国的生产力和生活水平将永远无法赶上西方国家。
与此同时,中国将永远无法赶上美国的经济规模,从而将确保美国继续占据主导地位。即便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的人均GDP也略低于美国的30%,这将确保中国人均GDP和生活水平永远不会达到美国的三分之一。如此一来,中国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的时期将到此结束,美国将会在战略竞争中确保战胜中国。
当然,如果美国公开提出“中国应该把自己的经济增速放慢到西方国家的经济增速”的论点,不仅中国不会理睬它,同时也意味着美国承认,中国模式优于西方——美国不会允许这样的意识形态存在。因此,美国不得不隐瞒和谎报真实情况,着力于唱衰中国经济。如果大家相信了中国的经济状况比西方还要糟糕,接下来当然可以提出一个论点——中国应该转向西方模式,转向资本主义,这样其经济才能更快地增长。但是,为了让这一说法可信,必须首先散布西方经济增速快于中国的谎言——虽然事实恰恰相反。
因此,散布中国经济增速慢于西方的假象的终极目的也是为了让中国经济结构转向西方,从而减缓中国经济增速。
不仅如此,美国还面临一个紧迫的现实问题——曾经,美国认为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将成为历史,但事实上中国经济不仅快速增长40多年,而且一直持续到现在。在这种情况下,美国首先的也是最紧迫的任务是要阻止本国人民了解真实的经济趋势,因为任何准确的信息都会破坏美国统治精英对其民众的控制。
但美国的第二个更具战略性的目标是试图阻止中国崛起。实现这一目标的一种可能方法是,虽然美国在和平经济竞争中输给了中国,但美国依然拥有全世界最强大的军事力量,因此,美国试图将问题从经济领域转移到军事领域,这一计划在美国的外交政策/军方圈子内得到了一部分势力——这批人虽然不占多数但很有影响力——的公开支持。
因此,美国外交和军事界的一小撮人主张美国利用台湾问题与中国进行一场“有限战争”(非核战争)。国际反战组织“拒绝新冷战”出版的文集《美国正在对华发动“新冷战”》,对这方面的情况进行了详细分析。
台军站在F16V战机前,准备进行装载美制AGM-84鱼叉反舰导弹及AIM-120和AIM-9空空导弹的训练。资料图来自AP
但目前大多数美国外交/军事机构认为这种政策过于危险。美国军方不确定是否会赢得与中国在台湾问题上的常规战争,美国军方和外交界也同样不确定这种冲突是否会局限于非核战争——这将使美国面临核攻击的风险。因此,至少在目前,美国外交/军事界的大多数人的意见都反对发动这样的战争。相反,美国试图扭转中国经济表现远远优于美国的局面。正如上文分析所示,美国无法加快自身经济发展,因此美国的目标是减缓中国经济发展增速。
为实现美国减缓中国经济增速的目标,美国祭出了加征关税、技术制裁等措施,但这些措施仅仅影响某些经济部门。但是,历史经验表明,减缓经济增速的最有效方法是降低投资占GDP比重。正如上文分析所示,这源于一个事实——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因素。正如拙文《它曾成功“谋杀”了德国、日本、四小龙,现在想要劝中国经济自杀》所分析的那样,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80年代和90年代曾诱导其资本主义竞争对手德国、日本和亚洲四小龙降低投资占GDP水平,并借此击败了它们。现在美国也试图用这种手段来对付中国。
这就是为什么美国控制的媒体对中国施加重压,要求其提高消费占GDP比重:因为消费和投资加起来必然占中国经济的100%,提高消费占中国GDP比重必然会降低投资占中国GDP比重,从而减缓中国经济增速。
提高消费占中国经济比重/降低投资占中国经济比重,将同时实现美国的四个重要目标。
· 这将减缓中国的整体经济增速,从而增加美国相较中国的相对经济权重,而这不仅将带来经济影响,而且还将带来国际地缘政治影响;
· 减缓中国经济增速将降低中国消费增速,因为消费增长与GDP增长之间存在密切的相关性。提高消费占中国GDP比重将减缓中国生活水平增速;
· 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将使中国更难实现充分就业,并在青年失业等领域带来特别的压力;
· 美国希望这种经济和社会问题,会增加中国社会产生政治不满情绪的机会。
因此,提高消费占中国GDP比重,必然会降低投资占中国GDP比重。如果美国的图谋得逞,将是美国对中国经济最有力的攻击。它将影响经济的每一个部门,而不仅仅是那些与世界经济特别融合的部门。因此,通过提高消费占中国GDP比重来降低投资占中国GDP比重所产生的负面和总体影响,将远远超过征关税或技术制裁。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关于中国经济表现的虚假信息与舆论攻势开始大行其道。美国无所不用其极地试图说服中国提高消费占GDP比重,从而降低投资占中国GDP比重。对美国来说,只要目标得以实现,哪种方法取得成功并不重要,因为其结果是肯定的——中国经济增速将下降,生活水平增速将随之下降,美国所希望的中国社会产生社会不满情绪的可能性增加;从地缘政治角度来讲,中国对其他国家的吸引力将下降——这将有利于美国。
为此,美国影响经济专家的说辞在我之前的文章中已经有所分析,这里有必要对每种方法再作一个简短总结:
·消费贡献了GDP增长的70%吗?
美国及其支持者经常使用的第一个错误论点是西方“庸俗”经济学的谬论,即明确或隐晦地声称消费是生产投入,因此消费可以成为经济供给侧的一部分,也就是说它可以对生产做贡献。笔者之前所写的数篇文章均就这一完全错误的说法进行过分析。“消费贡献了GDP增长的70%”,是西方“庸俗”经济学得出一些引起混淆的说法。而事实上,根据定义,消费不是生产投入,因而它对生产增长的贡献为零。消费可能占经济需求侧的70%,但它总是占供给侧的0%。而且只有供给侧才能产生产出。用经济学术语来说,消费不是生产函数投入。诸如“消费贡献了GDP增长的70%”之类的说法完全不实。正确的说法应为“70%的GDP增长用于消费”,但消费对生产增长的贡献始终为零。
·拉动消费就能增加供给吗?
另一个经常传播的错误论点是“庸俗的凯恩斯主义”所提出的——它根本不是凯恩斯自己的分析——即如果需求(消费)增加,必然会增加供给来满足需求——这就是所谓的“推动消费”。这个概念是错误的,因为私人生产没有自动性,即如果需求增加,供给就会增加。供给是否会随着需求增加而增加,只取决于生产是否有利可图——私营公司是以盈利为最终目的,只有在有利可图的情况下才会增加供给。尽管在某些情况下,通过增加产出来应对不断增长的需求可能会有利可图,但也有一些情况下,增加供给可能并不会有利可图——比如,如果工资或其他成本正在上升。事实上,当今中国经济最大的问题之一是即使是名义利润也比五年前低,而经通胀调整后的实际利润仍然较低。
·中国的投资效率非常低下?
第三个错误的论点是关于中国投资效率低下的虚假说法。这一错误的说法被用来作为论据。因此,中国不应该将资源浪费在这种所谓的低效投资上。为确保增长,中国的战略应该是削减投资,通过提高投资效率来加快经济增长。
但事实上,比较各国投资效率很容易。衡量投资效率有一个公认的经济指标,那就是增量资本产出率(ICOR),它反映GDP增长1%所需投资总值占GDP总值的比重。但比较结果所示,中国投资效率低下的说法并不符合事实。实证数据证明,中国的投资在促进经济增长上的效率远高于美国和其他所有主要发达国家,也远高于主要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鉴于中国投资效率极高,通过提高投资效率来加快经济增长是完全不可能的——这需要超过人力所能范围的投资效率!因此,降低投资占中国经济比重必然会导致中国经济放缓。
·面对外部冲击,如何稳住经济?
第四个错误的论点是试图扰乱中国对于眼前经济形势的应对策略——比如经济周期的特定阶段,或新冠疫情或自然灾害等外部冲击的影响。
在某些情况下,如经济受到外部冲击后的情况,必须采取短期措施大力刺激消费——2022年新冠疫情严重抑制了中国的消费,闲置产能得到盘活,2023年初极有必要刺激消费。但这源于特定的情况,即由于经济周期的阶段性、外部冲击等原因,消费在一定时期内一直处于低迷状态。这种必要的反危机措施不应与美国试图战略性地提高消费占中国GDP比重相混淆。
“提高消费”这一笼统的说法,掩盖了消费占GDP比重和消费增长率这两个不同概念之间的差异。这是个重大错误,因为两者背向而行——消费占GDP比重越高,消费增长速度就越慢,因为降低投资占GDP比重会导致GDP增长放缓。因此,提高消费占中国GDP比重将降低消费中长期增速,从而降低消费水平/生活水平。
上海的消费地标南京路步行街(图片来源:ICphoto)
但上述论点都是直接针对经济学家的。大多数人不知道何谓真正的凯恩斯主义,不知道GDP增长与消费之间有何相关性,当然也不知道什么是生产函数或增量资本产出率。因此,亲美圈子进行更多大规模宣传的目的,只是试图让人们相信西方国家经济增速快于中国。如果成功了,那人们自然也就对他们开出的药方,所谓“中国需要通过大幅提高消费占GDP比重,使其经济结构转向西方经济结构”亦步亦趋。因此,要想通过这种途径说服人们,就没有必要对上述经济增长结果进行详细的技术论证,关于西方经济增长表现的谎言只是试图让中国大幅提高消费占GDP比重,从而减缓中国经济增速以确保美国优势。
这可能会令中国陷入恶性循环,这无疑是美国乐于看到的。一旦中国相信了虚假的宣传(中国经济的表现很差),并且接受了错误的方案(提高了消费占GDP比重),那么这无疑将给中国经济带来问题。主张这种转变的人会进一步宣称,增长放缓是因为中国转向西方经济结构不够彻底,因此必须进一步转向消费——这将使情况进一步恶化。然后,当情况有所恶化时,他们会说“看,情况很糟糕,所以我们需要将经济增长的重点转向消费。”等情况会变得更糟时,他们会说“看,情况变得更糟了,所以我们需要进一步提高消费占中国经济比重”,然后每当情况越变越糟时,他们总有一套类似的说辞。
这是一个恶性循环,也解释了为什么厘清这种对于消费作用的错误认识对当前中国经济至关重要。除了推翻社会主义让中国重蹈苏联覆辙,这个看似技术性的问题实际上已成为决定中国未来经济的最重要的战略问题。中国无法脱离经济规律而发展。正是出于这个原因,美国及其西方盟友才穷尽洪荒之力,试图让中国在经济政策上犯错,只是这场“减缓中国经济增速运动”的缩影而已。
有必要指出的是,试图掩盖中国经济增速远超其他主要国家这一事实的行为,有着进一步的动机。
首先,发达国家增长放缓本身就给中国带来了问题。它们增长放缓也减缓全球经济增长——这是中国面临消极的外部经济形势的主要因素。因此,必须要明白,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将基本上完全依赖内需。发达国家增长放缓意味着,在不久的将来,国际贸易可能会对中国经济表现产生中性甚至负面影响。
其次,任何关于发达国家经济表现良好的错误观点都会产生影响,这会导致人们错误地希望这种良好的增长态势可能有利于中国经济,从而低估了提振中国内需的必要性。由于中国在未来一段时间的增长基本上取决于内需,在发达国家增长放缓的背景下,这种政策立场具有严重的破坏效应。正如习近平所说:“总需求不足是当前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矛盾。”因此, 提振中国经济的关键是扩大内需。
结语
综上所述,如果多数人相信了“其他主要国家经济表现优于中国”的不实说法,会产生诸多破坏性后果,在这之中,这样的谣言攻势最决定性的目的无非是如下两个:
·首先,从主观上讲,它旨在打击中国民众士气,并试图吓退外国投资;
·其次,它旨在忽悠中国大幅提高消费占GDP比重,从而降低投资水平,进而对中国经济产生破坏性后果。
因此,在中国媒体上彻底拆穿这类话术,并且彻底了解这种话术背后的动机是非常有必要的。
注释:
1, 见习近平讲话《当前经济工作的几个重大问题》,摘自2023年2月15日《求是》杂志 网:
http://www.qstheory.cn/dt/2023-02/15/c_1129366967.htm2,见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24日会议报道: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23-07/25/nw.D110000renmrb_20230725_1-01.htm?utm_source=substack&utm_medium=email3,见列宁所著的《统计学和社会学》,摘自“马克思主义文库”网站:
https://www.marxists.org/archive/lenin/works/1917/jan/00d.htm4,见毛泽东《论持久战》,摘自“马克思主义文库”网站:
https://www.marxists.org/reference/archive/mao/selected-works/volume-2/mswv2_09.htm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本文链接:https://blog.j4ck.cc/7030.html 转载需授权!
原标题:WEMONEY研究室·数字金融周报|幸福消金用户投诉莫名“被贷款”...
原标题:银行业危机一周年之际,美国8家银行被纳入“问题银行名单”...
原标题:外媒:中国低空经济前景可观,是难以置信的经济机遇...
原标题:福州经济的“软肋”...
原标题:三家银行理财子公司高管变动...
原标题:王均金委员:进一步激发民营银行高质量发展...
原标题:山西进一步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
原标题:澳洲1月新房贷款意外下降,今年房价料不会大幅上涨1月份,澳洲新房贷款意外下降了3.9%,与经济学家预期的增长相反,为今年低迷的房地产市场铺平了道路。...
找过中介办贷款的人肯定都有这种感觉,为什么中介就像查户口一样要问各种问题?这太麻烦了,你们想省去这个步骤吗?那就好好看。作为一个专业的贷款中介,他们问客户的每一个问题都是有原因的,...
原标题:中国经济增长潜力几何?...
2024-03-08
2024-03-08
2024-03-08
2024-03-08
2024-03-08
原标题:WEMONEY研究室·数字金融周报|幸福消金用户投诉莫名“被贷...
原标题:银行业危机一周年之际,美国8家银行被纳入“问题银行名单”...
扫一扫二维码,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