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独家文章,抄袭搬运必究!
(有看到抄袭搬运的读者朋友也请帮忙举报一下,原创标签只有在头条平台。感激不尽!)
这是熊猫贝贝的第1812篇原创文章
2023年端午假期正式结束,对于中国国内经济来说,几组数据和几个动向,非常值得关注,并且进行梳理和复盘。
大环境的变化已悄然而至。而这样的变化,往往都是由一个个小变化积累而来。
从现实的角度出发,实际上端午节这个传统节日和对应假期,是比较尴尬的。
颇有点青黄不接的味道。
但是2023年中国的这个端午节,在经济,消费,还有商业领域的动向,确非常有看头。
这篇文章,就将基于对2023年中国端午假期期间的几个经济统计数据和动向的详细梳理和复盘,透过表象,挖掘因果逻辑,结合现实,解读信号,并进一步,对接下来中国国内经济的几个可能走向,进行有一次态度,有深度,有依有据的深入讨论和研究分析。
关注动向,把握本质,看清主线,研判趋势,指导行动。
本文已反复自查合规,不碰红线,语言平和公允,不带价值导向。
内容有依有据,分析理性客观。
硬核内容,错过不再。
以微见著,洞察先机,把握趋势,指导决策。
PS:
文章略长,内容的阅读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耐心,并且需要进行思考。内容不求讨好所有读者,写作分享也是一个阅读群体和写作群体互相选择的过程。每个人的认知层次不同,不做强求,这篇文章的内容不是什么大路货,也不是什么看完能够带来轻松愉悦精神满足的爽文,请结合自身需要和认知需求理性看待。(如果这篇文章在其它资讯平台被看到,不用怀疑,就是抄袭搬运,厚颜无耻)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2023年的端午假期到来之前,有一个关联消费重要的节点,那就是一年一度的“618”电商节。
作为疫情三年后的第一次大促,今年的618被赋予了更深一层的意义:既是上半年提振消费、拉动内需的重要节点,更是对于消费复苏成色的一次检验。
阿里旗下淘天集团、京东都喊出“史上最大投入的一届”,电商平台争低价、抢流量,将这届618视作一场重要的“翻身仗”。
但6月18日之后,无论淘宝天猫、京东、拼多多还是抖音、快手,都没有公布今年的总成交额。
几乎所有商家都在叫苦不迭,表示消费比往年差很多。
认识的很多店主、主播都表示,现在消费情况是真的差,流量低,下单的人更少,消费者们在花钱这件事情上,都格外的谨慎。
事实上,甚至连平台方也很低调,只有一些小型活动和宣传,往年那种铺天盖地、全民购物的感觉再也没有了。
为什么会这样?
很多人一语道出本质,那就是消费者都没有钱消费。
大家的收入受到影响,口袋里空空如也。
其实这也和电商有关,静悄悄的618背后,是“超速”发展的电商,终于掏空了中国实体经济,也终于掏空了中国人的口袋,让大家都变得很穷。
最近十多年,中国电商的“超速”发展,已经成为所有人的共识,因为低价、便捷等原因,网络销售的商品受到了消费者喜爱,但任何事务都有好与好两方面,电商带来好处的同时,“超速”发展也带来了产能过剩,透支了实体经济的发展潜力。
电商模式给消费带来的改变,终于从量变,走向了一个质变的关键点,那就是现实反噬。
消费能力与收入情况息息相关。
今年的一季度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为5.5%,与去年同期持平。不过16-24岁的劳动力调查失业率达到了19.6%。那些通常被认为是能投提供优质工作岗位的互联网大厂也在经历变革,阿里、腾讯等公司都曾传出优化员工的信息。
这些被“优化”的员工无疑会改变自己的消费行为。与此同时,这些引人注目的大厂优化行为引发广泛的关注,即便能保住工作的人也会有唇亡齿寒之感,并收紧自己的钱袋子。
面对不确定未来,消费者会寻求更有安全感的产品,比如黄金。以今年618爆火的黄金为例,根据国家统计局6月15日公布的数据,金银珠宝类商品前五个月社会零售总额为1426亿元,同比增长19.5%,成为今年以来国内社会消费品零售增长最为显著的商品类目。一位业内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分析,疫情后的消费趋势中,消费者普遍花钱都变得谨慎,而黄金是保值的消费。
房地产市场对于中国经济的影响至关重要。近年来,房地产行业经历了艰难的调整,这种调整在今年还在继续。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1—3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25974亿元,同比下降5.8%;1—3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2994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8%。
家电、装修等行业又与房地产息息相关。人们在购置房产后,一个直接的衍生需求是对房屋进行装修、购置基本的冰箱、洗衣机以及抽油烟机等家电产品。如今这些需求还在房地产低迷的行业周期里受到抑制。
而关于出行,旅游,还有假期经济的统计数据,同样值得关注:
过去,卡在五一和暑假之间的端午小假期不足为道,但如今,旅游市场的井喷让许多年轻人不放过每一次休假。
端午期间连日40度高温和梅雨季节,也没能阻挡人们的出游热情。
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2023年端午节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1.06亿人次,同比增长32.3%,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12.8%。
在收入方面,国内旅游收入373.10亿元,同比增长44.5%,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94.9%。
端午假期总出行人数增长12.8%,但总消费却下降5%。
考虑到这几年物价上涨因素,端午假期实际出游人均消费跌幅在20%以上。
也就是说,端午假期延续了此前五一黄金周的“出游人数高,消费单价低”的特征。
图片来源:网络
毫无疑问,今年618悄无声息落幕,和五一、端午双节消费客单价持续走低,说明了两个问题:
一是“口红效应”越来越明显;
二是预示着消费降级真的来了。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当然,数据情况只是一个方面,身处商业第一线的很多企业和公司的动向,同样值得关注:
第一个动向,也是在端午假期以前,阿里、京东、抖音电商等平台,出现明显主动集体向拼多多靠拢。并且效率和力度表现得都非常急迫。
当各大电商平台无计可施时,“9.9元包邮”的拼多多,杀得很凶猛,正以高增速暴打各大电商平台。
也正因为此,阿里、京东的战略也开始聚焦到拼多多起家的“低价策略”上。
第二个动向,非必要消费暴跌,平替和性价比成为当下消费主力的心头好。
2023年以来,囤积茅台,炒作茶叶,还有盲盒经济,炒作鞋子的群体和资金,可以说非常憋屈,有价无市成了常态;
奢侈品,钻戒,婚纱摄影,还有名表,豪车,也开始出现明显的颓势;
原本消费领域的各路“刺客”,也逐渐销声匿迹,天价雪糕也搞起了直播99,一箱就到手的营销自救……
反而低价,平替,极致性价比,曾经被市场和消费群体看不起的山寨货,贴牌货,还有5元奶茶,成为了消费市场的新宠。
透过现象看本质,当下中国经济环境中出现越来越多的信号和表现,内核其实是老百姓钱包瘪了。
直白一点来说,是越来越多的民众,对于赚钱这件事和赚更多钱的预期明显大大降低了。
这一点,并非信口胡说,此前的调查已经说明了一切,超过50%的人表示这两年的收入是下降的。
赚钱难,最终要归因于经济大环境不景气。
2023年以来,美联储加息,硅谷银行倒闭,导致金融行业动荡,全球经济充满不确定性,也直接传导并影响我国的出口和外需。
众所周知,中国长期存在消费不足的问题。
这个问题在过去经济增长快、投资回报情况较好、出口旺盛的时候没有被足够重视。
但对于现在和未来,这一问题的改善正变得越来越紧迫和重要,以提振经济和民生。
所以,信号和动向都在表明:现在等于说是三驾马车全部效率和效果边际效应同步减弱了。
理性客观的来看,没必要用什么消费替代,情况特殊这些字眼去修饰和美化,当下中国国内经济现实情况,对于绝大多数普通人和家庭而言。
就是一个必然的体感不佳,压力明显的特殊阶段。
这并不是一个好的经济和趋势信号,但是也需要正视和承认。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2023年也被称作“提振消费年”,但是近半年的时间过去了,现实情况给出了答案,那就是当下中国国内消费各个层面和维度来看,都是受到预期和体感影响,明显的信心和动力不足的情况。
民众的消费欲望一般总是旺盛的,消费不足的重要原因,往往是消费行为受到收入和财富的约束,或者因为一些顾虑压制了消费欲望,中国这两种情况都有。
首先,民众收入上分享到的经济发展红利相对较少。
中国住户部门收入在国民总收入(GNI)中占62%,企业部门和政府部门分别占23%和15%。相比之下,美国的住户部门在其国民总收入中的占比约71%,比中国高出近10个百分点。
其次,受技术进步、全球化、宽松货币政策等影响,过去几十年,全球主要国家几乎都发生了贫富分化程度加重的情况,也包括中国。
而经济学中有边际消费倾向随着收入水平提高而递减的现象。通俗地说,“富人”的收入、财富转化成消费的比率/效率更低,这也对消费的增长有负面影响。
第三,中国的消费者还面临一个较大挑战:相当大的收入、财富要花销在住房上。
高房价对消费有明显的挤出效应,对城镇居民尤其如此。
中国的人均消费和人均的可支配收入之比,从2003年的77.6%下降到2022年的66.5%,其中城镇居民的该比例则下降更显著,2022年为61.7%,侧面体现了这种挤出效应。
相比之下,美国的该比例高达95.2%,其它发达国家一般在70%至90%之间,如法国为84.8%,加拿大为80.5%,日本为71.8%。
第四,对医疗、养老等保障的担心会抑制消费的意愿。民众倾向于把收入的一部分储蓄下来以备不时之需。
此外,除上述因素约束或压抑了民众的消费行为,中国对“高端消费”的遏制,也结构性的对中国的消费市场规模形成了负面影响。
很现实的,分析原因,就能找到对策,才能进一步去看清一些趋势方向的可能轨迹。
万物有周期,享受经济上行阶段的繁荣和增量,也要能接受经济下行阶段的挑战和压力。
中国人口众多,已经实现小康,虽然受到疫情和各种因素的冲击,但消费的需求和动力一直存在。在今年6月16日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孟玮表示,从国内外发展情况看,在经济恢复的过程中,一些领域出现暂时性波动是正常的。整体上看,中国经济运行保持恢复态势。
随着经济的逐步向好,普通人的收入预期会得到改善,消费意愿获得提升。
在经济体系中,健康而富有活力的消费群体,更有助于消费这架马车行稳致远。
基于国家对经济的规划和主线思路,结合当下中国国内消费领域的现实情况,可以得出以下几点走向研判:
1,房住不炒,对楼市托而不举,维持一个相对稳的状态,是接下来可以预见的一个趋势。
再次拿起房地产经济当作经济夜壶的可能性,愈发减少。
逻辑很现实,从消费角度来说,楼市是一次性高杠杆透支消费。
2,真正的经济转折,还要看外需,也就是出口马车的运行,什么时候正式回到正常增长轨道。
从本质上来看,中国是生产国,以出口拉动经济整体发展,依靠国内消费只能起到经济运行维系,而无法起到真正的拉动效应。
很现实,开饭店的不对外做生意,依靠自己关起门来吃吃喝喝能发家致富么?
3,对于财富分配的问题和引导,一方面契合“共同富裕”的经济发展主线,另一方面也是提升国内消费和需求的必然课题。
但是这并不容易,必然需要时间和过程,至少短期内,是无法有立竿见影的效果,而是一个长期持续的系统性管理课程。
这就看国家的了。
4,医疗和教育的利润,会持续受到打压,民生保障有望接下来,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总的看下来,消费提振,起到拉动经济的作用,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是利益层面的复杂博弈,更是当下中国国家,需要去重视和面对的关键课题。
当然,拿个喇叭出来喊,欲盖弥彰的一些小打小闹,是没有多少意义的。
对于接下来,经济体感得到改善,是需要真金白银来对信心和预期进行修复的。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解决当下中国经济困局,国家的思路是消费破局,但是又遇到了消费不足,需求低迷,甚至是消费降级明显趋势的现实情况。
要解决这一问题并不容易,主要有两大不确定性的影响因素存在:
一个是全球经济大环境的下行周期影响,叠加大国博弈对高度依赖全球化环境谋求增量的中国形成的现实遏制。
简单点说,就是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走向,从金融层面和国内货币政策维度直接形成了直接遏制。
另一个,就是国内在过去经济高速增长阶段形成的债务积累和资产泡沫风险,并没有得到完全的解决和充分的消化。
两个因素,一外一内,外部的没有办法主导,只能等待,相对被动。
关键的,还要看内部这个因素,能不能得到控制和解决。
房地产就是最典型的代表,本来就价格高企,叠加收入下降,购房需求只能无限延迟。大家都不买的结果就是各种套利游戏玩不转了,住房开始供大于求,既得利益群体的资金、债务问题开始引爆,然后就是一系列的塌方,成交量下滑、房价下跌、卖地收入锐减,地方财政压力增大,起连锁反应。深究内在,就是没钱了。
综合以上各个层面的信息,不难得出一个朴素的结论:是时候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了。
不仅仅是个体和家庭,就连国家也是一样,实际上从2022年开始,国家层面已经明确要过“苦日子”的态度了。
经济大环境越不好,就越得捂紧钱袋子。
虽然总说,要对中国的经济、国家的智慧有信心,但有时候务实一点,没有坏处。
生存发展,生存在前,发展在后,活下来,稳定持续的活着,活的足够久,谈发展才有意义。
从现实出发,当下拉动中国三驾马车的实际情况,值得重视和警惕。
消费降级,内需不足的趋势,包括经济体感不佳的环境阶段,从理性出发,必然还会持续一定的阶段。
而这样的阶段和过程没有结束以前,重视现金流,注重基本生活需求,主动储蓄,是需要放在第一位的几个重要认知。
以上,就是基于对2023年端午假期期间,几个经济数据和动向的梳理复盘,进行的一次关于中国经济现实情况和走向趋势的讨论和分析内容,和各位读者朋友们,进行一个交流和分享。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最新规定,本文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关于置业,投资等行为的明确建议,入市风险自担。)
以上正文,来自@熊猫贝贝小可爱
交个敢说真话,会说实话,善于观察的年轻人朋友,可好?
原创写作分享不易,如果觉得文章不错,欢迎转发点赞。关注本人
实力原创,头条独家,如有抄袭搬运侵权行为,必究!
有问题欢迎留言,再不行就私信也行,文明交流,有问必答,谢谢各位。
本文链接:https://blog.j4ck.cc/1882.html 转载需授权!
原标题:WEMONEY研究室·数字金融周报|幸福消金用户投诉莫名“被贷款”...
原标题:银行业危机一周年之际,美国8家银行被纳入“问题银行名单”...
原标题:外媒:中国低空经济前景可观,是难以置信的经济机遇...
原标题:福州经济的“软肋”...
原标题:三家银行理财子公司高管变动...
原标题:王均金委员:进一步激发民营银行高质量发展...
原标题:山西进一步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
原标题:澳洲1月新房贷款意外下降,今年房价料不会大幅上涨1月份,澳洲新房贷款意外下降了3.9%,与经济学家预期的增长相反,为今年低迷的房地产市场铺平了道路。...
找过中介办贷款的人肯定都有这种感觉,为什么中介就像查户口一样要问各种问题?这太麻烦了,你们想省去这个步骤吗?那就好好看。作为一个专业的贷款中介,他们问客户的每一个问题都是有原因的,...
原标题:中国经济增长潜力几何?...
2024-03-08
2024-03-08
2024-03-08
2024-03-08
2024-03-08
原标题:WEMONEY研究室·数字金融周报|幸福消金用户投诉莫名“被贷...
原标题:银行业危机一周年之际,美国8家银行被纳入“问题银行名单”...
扫一扫二维码,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