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郭锦辉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整体回升向好,转型升级持续推进。同时,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全球贸易投资放缓等,直接影响我国经济恢复进程。如何看待中国经济走势?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专访了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中心副主任李玉举。
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同向发力将推动经济持续向好
中国经济时报:您如何看待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形势?
李玉举:正确看待经济形势,必须坚持科学的辩证法。一方面,形势,既包括“形”也包括“势”。综合判断,目前,中国经济“形”上是恢复过程中一些领域出现暂时性波动,“势”上是发展动能向好趋势依然稳固。
自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以来,我国经济运行延续恢复向好态势。今年前5个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较之前加快恢复,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同比增长12.8%、13.0%,新能源汽车出口45.7万辆,同比增长1.6倍。这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主流、基本面。当然,也面临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但都是“成长中的烦恼”,是暂时性的,也是必须经历的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另一方面,经济发展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中国经济正处于由量变到质变的发展阶段,不能只盯着量和速度的变化,更要看质的变化。目前,各地千方百计拓市场保订单,多措并举优化营商环境,同时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经济运行中的新亮点不断涌现,为市场注入信心,比如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等。
尽管近年来唱衰中国的杂音从未中断过,但中国经济表现出一贯的韧性强、潜力大和活力足的特征。联合国最近发布的《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年中报告,将中国2023年的经济增长预测从此前的4.8%上调至5.3%。6月6日世界银行最新一期《全球经济展望》报告,预计中国经济增长5.6%,较1月预测上调1.3个百分点。
对于今年的经济工作,2022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着力扩大国内需求”等。随着前期政策措施的出台实施,当前我国经济运行整体回升向好。6月1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围绕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着力扩大有效需求、做强做优实体经济、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等四个方面,研究提出了一批政策措施。未来,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叠加同向发力,将推动我国经济持续恢复发展。
机遇、优势、能力和条件强力支撑发展信心
中国经济时报:我国经济持续向好发展的信心主要源于哪里?
李玉举:机遇、优势、能力和条件强力支撑发展信心。从机遇来看,中国经济发展面临五个方面战略机遇,即加快转变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提升科技能力、深化改革开放、加快绿色发展、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变革。尽管国际形势严峻复杂,但这五个方面都将带来新机遇。
从能力来看,2019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接受俄罗斯主流媒体采访时指出,中国经济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具备四个方面支撑,即资源潜力、内生动力、发展活力、调控能力。从条件来看,在2022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中国发展具有“五个战略性有利条件”的重大论断,即我们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有持续快速发展积累的坚实基础、有长期稳定的社会环境、有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从优势来看,中国经济发展有“四方面优势”,即市场经济体制优势、超大规模市场需求优势、产业供给优势、广大劳动者和企业家等人力优势。这些机遇、优势、条件、能力是我国保持战略定力、赢得未来的关键所在。我国完全有信心有底气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推动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改革、创新、开放是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所在
中国经济时报: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有哪些?您对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有何建议?
李玉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要向改革开放要动力,最大限度释放全社会创新创业创造动能”“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就是对外开放”等。这一系列重要论述充分阐明了改革、创新、开放是动力所在。
新时代十年来,我国推动的改革是全方位、深层次、根本性的,取得的成就是历史性、革命性、开创性的。放眼全世界,没有哪个国家和政党,能在这么短时间内推动这么大范围、这么大规模、这么大力度的改革。改革将为我国经济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和发展活力。
新时代十年来,我国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世界知识产权组织《2022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中国创新指数位列全球第11位,连续十年稳步提升,位居36个中高收入经济体之首。值得强调的是,创新指数排在前面的发达国家人均GDP都在4万美元以上,最高超过9万美元,而我国人均GDP只有12741美元。在这样的一个发展水平上,取得这样的全球排名和地位相当不容易。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科技创新将发挥决定性作用。
新时代十年来,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中国坚定扛起经济全球化大旗,多次重申中国开放的大门会越开越大。当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站在了历史正确的一边,当前支持经济全球化,符合我国战略利益,得到大多数国家支持,无疑也是站在了历史正确的一边。过去中国经济发展是在开放条件下取得的,未来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也必须在更加开放的条件下进行,这是已经由历史和实践检验而得出的正确结论。
改革、创新、开放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未来要着力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进一步激发和释放经济发展的潜力和活力。
本文链接:https://blog.j4ck.cc/1058.html 转载需授权!
原标题:WEMONEY研究室·数字金融周报|幸福消金用户投诉莫名“被贷款”...
原标题:银行业危机一周年之际,美国8家银行被纳入“问题银行名单”...
原标题:外媒:中国低空经济前景可观,是难以置信的经济机遇...
原标题:福州经济的“软肋”...
原标题:三家银行理财子公司高管变动...
原标题:王均金委员:进一步激发民营银行高质量发展...
原标题:山西进一步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
原标题:澳洲1月新房贷款意外下降,今年房价料不会大幅上涨1月份,澳洲新房贷款意外下降了3.9%,与经济学家预期的增长相反,为今年低迷的房地产市场铺平了道路。...
找过中介办贷款的人肯定都有这种感觉,为什么中介就像查户口一样要问各种问题?这太麻烦了,你们想省去这个步骤吗?那就好好看。作为一个专业的贷款中介,他们问客户的每一个问题都是有原因的,...
原标题:中国经济增长潜力几何?...
2024-03-08
2024-03-08
2024-03-08
2024-03-08
2024-03-08
原标题:WEMONEY研究室·数字金融周报|幸福消金用户投诉莫名“被贷...
原标题:银行业危机一周年之际,美国8家银行被纳入“问题银行名单”...
扫一扫二维码,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