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银行向员工“追薪”!范围还会扩大吗?

马无邪10个月前84

随着年报披露期限临近,上市银行“追薪”的前奏也已响起。

2月28日下午,民生银行董事会审议通过了《2023年度全行绩效薪酬追索扣回情况报告》,拉开了上市银行新一轮绩效薪酬追索的序幕。

又有银行向员工“追薪”!范围还会扩大吗? 行业新闻 第1张

专家指出,绩效薪酬追索扣回机制的制定以及执行在银行内部已经相当普遍,银行在制定和实施过程中需要用清晰的条款进行表述,给到银行相关人员以明确的预期。

行业普遍现象

新一年银行“追薪”的前奏已然敲响。

2月28日下午,民生银行发布一则公告称,已在2月27日召开的董事会会议上,全票审议通过了关于《2023年度全行绩效薪酬追索扣回情况报告》的决议,会议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及《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章程》的规定,表决所形成决议合法、有效。上述议案已经该行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审议通过,并同意提交该行董事会审议。

《国际金融报》记者注意到,此次民生银行的公告仅披露了议案审议流程,并未明确具体的“追薪”事宜。不过,2023年年度财报披露在即,依照此前各家银行的举措,具体追索扣回情况或在年报中有所体现。

事实上,各家银行对绩效薪酬的追索扣回已渐趋常态。

2023年3月24日,原银保监会发布的数据显示,当时已有95%以上的机构制定并实施了绩效薪酬延期支付和追索扣回制度。特别是在一些高风险机构,相关制度为追究违规高管责任、挽回资产损失发挥了重要作用。

“银行追索薪资已是普遍的行业现象。”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副教授钟辉勇对记者直言,“银行在发放绩效奖金或其他激励性的薪酬时,如果发现员工未能勤勉尽责,或发生重大违法违规行为造成损失的,银行是可以向员工实施追索的。”

记者注意到,2023年12月底,招商银行监事会公告中也全票通过了《关于招商银行2022年度绩效薪酬追索扣回情况的议案》。此前,厦门银行也发布监事会决议公告称,审议并通过《厦门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关于2022年度绩效薪酬追索扣回情况报告的议案》。

在42家上市银行2022年年报中,有半数以上的银行给出了涉及绩效薪酬追索扣回机制的表述。

易观分析金融行业高级分析师苏筱芮认为,绩效薪酬追索扣回机制确实已逐步常态化。目前在市场公开披露仅仅是部分银行的动作,但经过近几年的持续发展,绩效薪酬追索扣回相关制度的制定以及执行在银行内部已经相当普遍。

“追薪”范围有限

“早就有了,我们行四年前就开始了,部门经理以上追索往年发的年终奖、风险预提,追了三年的。”12月28日,在某投资交流平台上,一位疑似银行员工的网友在“追薪”相关话题下评论道。

事实上,早在2021年1月,原银保监局就曾针对建立完善银行保险机构绩效薪酬追索扣回机制发布指导意见,并明确机构可以追回向高级管理人员和关键岗位人员超额发放的所有绩效薪酬和其他激励性报酬的四种情形。

“银行追薪的举措,一方面充分响应了监管精神,体现出银行对薪酬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另一方面也能够促使银行相关人员不断精进业务水平。”苏筱芮直言。

记者梳理多家银行绩效薪酬激励约束机制的规定后发现,这一制度往往与风险管理挂钩,用于平衡银行当期与长期的收益与风险,防范员工激进经营行为和违法违规行为,且主要针对高管等对银行风险有重要影响岗位的员工。

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自己并未遇到这类情况,“追薪”应该主要是针对中高层人士。

从往年部分银行披露的数据中可以看出,银行追讨薪资所涉及的人员占比有限。以招商银行2022年年报数据为例,报告期内,被执行绩效薪酬追索扣回的员工共2876人,追索扣回绩效薪酬总金额5824万元,而同期披露的员工数据显示,集团共有员工112999人(含派遣人员),被“追薪”的员工占比仅为2.5%。

随着监管趋严、制度日趋完善,“追薪一族”的范围是否会扩大?

钟辉勇认为,“追薪”制度实施已久,未来是否会继续扩大追索人员范围,取决于员工是否实施其他符合银行正当追讨绩效奖金等激励性薪酬的违规行为。

此外,记者在梳理中发现,不少银行都给出了较为明确的“追薪”标准。

例如,浦发银行在2022年年报中指出,对员工发生违规处分或信贷风险事件等情况,根据问责处理决定,扣减当期或递延薪酬。

平安银行也指出,绩效薪酬延期支付的年限与风险暴露期限相匹配,并根据风险指标执行情况及风险暴露事件的性质及影响程度等,决策到期是否支付以及支付比例。人员范围覆盖所有高级管理人员、与风险管理相关的其他管理人员以及市场前线人员。

“银行在制定和实施‘追薪’规则的过程中需要用清晰的条款进行表述,给银行相关人员以明确的预期。”苏筱芮指出,“对于一些突出情形,可借助本行或他行重点案例的形式向银行相关人员提供专项培训,帮助其加强理解,并以此为鉴,进一步提升业务水平。”

“银行须得在法律框架内制定规则。”钟辉勇最后指出,“如果员工认为机构‘追薪’本身存在某些问题,也可以通过法律途径提起起诉,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本文源自国际金融报

本文链接:https://blog.j4ck.cc/10451.html 转载需授权!

最新发布

扫一扫二维码,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