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科院:如何理解地方财政的四个“温差”

马无邪9个月前70

原标题:财科院:如何理解地方财政的四个“温差”

财科院:如何理解地方财政的四个“温差” 行业新闻 第1张

经济观察网 记者 杜涛 2月27日,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公布的《2023年地方财政经济运行调研报告》(以下简称《调研报告》),用四个“温差”概括了2023年财政运行的特点,分别是宏观数据和微观主体感受、财政与经济、财政数据和地方实际感受以及宏观政策加力与微观实体感受偏冷之间存在温差。同时,《调研报告》也对形成温差的原因进行了解读。

在宏观数据和微观主体感受的温差方面,《调查报告》认为,2023年宏观经济数据亮眼,但企业一定程度存在增收不增利,感觉压力较大。《调研报告》分析其形成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过去三年疫情等因素导致企业经营成本有所上升;二是结构性因素加剧部分微观主体的压力,不同行业盈利和不同类型企业资产报酬率复苏发生结构性变化;三是货币幻觉影响,宏观数据通常使用实际增速,而微观主体更关注名义增速,存在一定程度的“货币幻觉”。

在财政与经济的温差部分,《调研报告》认为,首先是间接税为主体的税制影响,叠加经济下行,财政与GDP增速“剪刀差”明显;其次是减税降费加大了财政收入与 GDP 增长的“剪刀差”。

在财政数据和地方实际感受的温差方面,《调研报告》提到四个表现,分别是财政收入呈结构性变化,统筹空间收窄;财政统筹空间结构性变化,财政统筹预算资金规模越往基层统筹空间越小;支出增速快于收入增速,预算平衡压力不减;伴随财政政策积极加力,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差额呈加大趋势,赤字率达阶段新高。

《调研报告》认为,首先从税种增长的结构来看,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6.4%。分税种看,增值税高增长、车辆购置税和房产税正增长,其余税种增长乏力。其次是税与非税的“跷跷板”效应依然持续。最后,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和国有土地出让收入持续负增长但有边际改善态势。

此外,2023年预算支出增速5.6%,实际财政支出增速5.4%。2022年财政支出增速6.1%,两年平均增速5.7%;两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分别为0.6%和6.4%,两年平均增速3.4%,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两年平均增速明显高于收入的增速。

宏观政策加力与微观实体感受偏冷存在温差方面,《调研报告》认为,2023年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扩大财政投资支出力度,有效提高了财政宏观调控效能。优化组合利用中央预算内投资6800亿元(比上年增加400亿元);一般预算安排财政赤字38800亿元(比上年增加5100亿元,中央31600亿元,地方7200亿元),后又调整预算增加1万亿元;地方财政新增专项债券限额3.8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500亿元)加上贴息工具等手段,共加大政府投资力度(约8.86万亿元),积极吸引配合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等多种政策工具,充分显示了财政政策的扩张效应。

《调研报告》称,地方财政和债务风险管控存在顺周期调节的压力,一定程度削减了宏观扩张政策效应。2023年中央和地方政府债券付息支出比上年增加近4000亿元。为应对经济下行压力,财政政策积极发力、提质增效,力度超过以往,且较好地统筹了安全和发展。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本文链接:https://blog.j4ck.cc/10386.html 转载需授权!

最新发布

扫一扫二维码,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