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姚洋:为什么说中国经济将重新回归向上周期

马无邪10个月前77

原标题:「经济发展」姚洋:为什么说中国经济将重新回归向上周期

姚洋:为什么说中国经济将重新回归向上周期

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姚洋:为什么说中国经济将重新回归向上周期 行业新闻 第1张

2023年,是中国经济在曲折中恢复稳定向好的一年。全国GDP增速为5.2%,这一成绩有利于稳定市场的信心,也为2024年中国经济的进一步稳定增长打下基础。2023年,国家的政策调整、企业的恢复可以说都非常有力,但是由于一些政策和生产需要一段时间才能看到效果,所以我预计,2024年,中国经济可能在下半年重新回归向上周期,进一步复苏。

辨析与投资、消费、出口有关的一些热点话题

大家都知道,若要保持经济的增长,投资、消费和出口“三驾马车”都很重要。2023年,经济领域热度最高的话题,例如“外资撤离中国”“消费降级”“出海”等,也都与此有关。

首先是对外资减少的担忧。这里首先纠正一个说法,我们没有必要区分外资、内资,投资应该被当作一个整体来看。所谓的外资投资,不仅包括海外企业的投资,也包括在中国国内已存在的外资企业的再投资。2023年的情况是,除了新进入中国的外资有所减少,也有一定比例是已经在中国落地发展多年的外资,其再投资水平下降。同时我们还要看到,在同一时段,民营企业的投资也在下降。其实所有企业都一样,“春江水暖鸭先知”,它们是最容易感受到经济温度的,一看温度不高,就不再投资了。所以想要拉动投资,一定是整体拉动,当市场热起来,不管是来自哪里的资金,自然会回来。2024年,关键是要让投资者看到未来的希望,恢复信心。最重要的就是要把经济继续推上去,把需求打上来。这并非出台一个政策、一个文件就可以立刻实现。

再看消费方面,2023年,“消费降级”、不敢花钱成为一些网络上年轻人的流行话题,但是从数据上看,消费的增长速度明明不慢,为什么会有这种迷思呢?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15万亿元,同比增长7.2%。这个增速已经非常好了,只不过没有达到爆发式的增长的预期。之所以没达到爆发式的增长,是因为房地产销售和地方政府采购下降,这两个部分对消费的拖累是很大的。我们老说扩大需求,需求有两项,一个是消费,还有一个是投资,两者都重要。

说到经济增长的第三驾马车——出口,就不得不提2023年的外部环境。过去一年,全球经济仍处于下行期,欧美面临严重通胀压力,加上部分国家之间的军事对抗、贸易战、外交纠纷等,整体面临复苏乏力的困境。整体需求的减少,影响了中国的出口贸易,二者并非仅靠我们自己就能缓解。即便如此,很多“出海”的中国企业,还是成为了2023年的亮点。2023年11月29日晚间,拼多多盘中首次超越阿里巴巴成为美股市值最大中概股。这说明,中国企业做好“出海”,还是很有前途的。

预计2024年,大部分欧美国家的经济依然处于微弱的收缩状态,整体需求还会比较差。所以我们的出口依然要面临巨大挑战。不过,“西方不亮东方亮”,面对变化,中国也在迅速调整着方向,比如,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发展中国家的需求占我们出口的比重越来越大。

美国的限制是个错误,也不可能遏制中国的科技发展

2023年,一些重大的科技创新,也给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影响。2022年底,ChatGPT横空出世,引发了过去一年全球前沿科技公司的新一轮竞赛。中国的很多科技巨头也加入竞争行列。有人担心,如果在这一轮科技竞赛中落后,中国经济将难以赶超美国。

在我看来,我们完全没必要如此紧张,中国不一定样样都要做世界第一,比如我们可能追赶不上ChatGPT,不是因为我们的技术不行,而是因为我们的语料不行,中文的内容只占到全世界互联网的1%,英语是绝大多数。大语言模型是训练出来的,训练要靠素材,素材越多,质量越高,产品才会越好。

但就算不是科技第一,也不代表未来经济不能更好发展。中国在很多科技领域,依然跻身世界“头部”行列。比如近年来,美国在芯片、半导体等诸多技术领域进行了出口管制,希望能限制和打压中国,但是中国企业依然靠自己实现了技术突破。这充分说明,美国的限制是个错误,也不可能遏制中国的科技发展。美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逼着中国去创新。美国的这种做法,哪怕站在美国人的角度也是错的。因为今天,知识和技术已经散布在全世界,早已经不是垄断在美国本土。

总之,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它的周期特性。虽然当前的经济周期,因为前几年的疫情全球大流行而被打乱,但终究会有触底反弹的时刻。

未来5至10年,中国经济潜力依然巨大,GDP增速保持在5%—5.5%之间并不困难,中国经济的基本面没有问题。2024年,摆在我们眼前的问题是,先把投资与消费等需求拉上去。一旦需求打开,预计到2024年年中,中国经济将会开始进入上行周期。

【姚洋:长安街读书会成员、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

注:授权发布,本文已择优收录至“长安街读书会”理论学习平台(人民日报、人民政协报、北京日报、新华网、央视频、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视界、北京时间、澎湃政务、凤凰新闻客户端“长安街读书会”专栏同步),转载须统一注明“长安街读书会”理论学习平台出处和作者。

责编:马嘉均;初审:程子茜、陈佳妮;复审:李雨凡

更多精彩请点击

「长安街好书」长安街读书会年度推荐干部学习书单(经典篇、热门篇)

「党建阅读」长安街读书会“2022年度优秀合作单位”

「好书推荐」长安街读书会首部为党献策理论读物《学思平治——名家谈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出版发行

「期刊推荐」长安街读书会第20240202期干部学习核心期刊目录

「新书推荐」长安街读书会第20240204期干部学习新书书单

长安街直播

长安街读书会是在中央老同志的鼓励支持下发起成立,旨在继承总理遗志,践行全民阅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学习、养才、报国。现有千余位成员主要来自长安街附近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中青年干部、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员、全国党代表、全国两会代表委员等喜文好书之士以及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国家高端智库负责人,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主讲专家和中央各主要出版机构的资深出版人学者等。新时代坚持用读书讲政治,积极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自2015年长安街读书会微信公众号发布至今,始终坚持“传承红色基因,用读书讲政治”的宗旨,关注粉丝涵盖了全国3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特区。累计阅读量达到了近亿次,其中通过朋友圈转发量千余万次,参与互动人数近千万人,平台产品质量高,针对性强,受关注度较好。并在中央相关宣传网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相继同步入驻人民日报、人民政协报、北京日报、新华网、央视频、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北京时间、澎湃政务等新闻客户端,形成了系列的长安街读书会理论学习平台,累计影响全国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大中院校等受众数亿人次。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现正面向中央和国家机关、中央企业、各省市县(区)等所在的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等单位部门联合开展相关党建阅读学习活动。近日,经相关部门批准,已正式同意全国人大常委会机关、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机关、中央组织部、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国家发展改革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证监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共青团中央等定点帮扶地的有关单位加入“长安街读书会”党建阅读合作机制,并联合承办“长安街读书会”系列读书学习活动。

关注公众号,回复:【申请入会】【学思平治】【党建阅读】【智库】【好书推荐】【干部培训】【免费赠书】【直播】【新书报送】查看更多。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本文链接:https://blog.j4ck.cc/10329.html 转载需授权!

最新发布

扫一扫二维码,添加客服微信